海曙西门街道社工绘制117张“民情地图”
绘制地图需要踏实工作认真积累
第一个制成“民情地图”的,是工作了10多年的老社工林雪红。在她看来,民情地图的绘制并不难,只要社工平时工作踏实,积极走访居民,有深厚积累就行。
“走访居民一直都是社工的工作重点。最初,社工只是自行记录走访时所遇到的情况,并作简要总结。后来,民政部门对走访工作有了统一要求,下发工作笔记和走访日记,并派第三方监督员进行抽查,而街道也要求每个社工每个月将走访小节上交,年底还要检查走访笔记。”林雪红说,上级和街道的要求,是让社工平时更加贴近居民,更加踏实地工作,这为“民情地图”的制作也打下基础。
“我在永丰社区工作时,负责望京欧院小区的316户居民,4本走访笔记中全是对居民信息、需求的记录,对特殊家庭、重点服务对象更是心中有数,眼睛一闭,脑子里能清楚反映出楼道的布局情况,再结合我做人口普查、排摸工作时,积累下来的统计、绘图经验,2天之后,地图就基本成型了。”不过,林雪红也说,她并非过目不忘,完善、细化地图的过程,就是检查她工作疏漏的过程,也是让她更加深入了解居民的好机会。
居民们认可“民情地图”
对于“民情地图”的作用,居民们是很认可的。不少居民表示,社工亲手绘制的“民情地图”,不仅使他们更全面地掌握社区各种信息,提高工作效率,还加深居民和社区的联系。
“社工岗位有时会调动,新来的社工要了解居民的情况需要很长的时间,有了民情地图的话,工作很快就能上手了!”高塘三村的王阿姨对记者说,她是楼道小组长,以前向社工反映居民情况,他们要翻阅厚厚的笔记,来找到具体对应的居民;现在只要拿出地图一比画,就能马上找到确切位置,了解概况,直接进行现场反馈。
西门街道党工委王书记表示,如今,街道的每个社工都绘制各自片区的“民情地图”,并根据民情信息的变化,及时进行修改、充实,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社区工作纷繁复杂,只有熟悉了居民,才能了解居民的需求,让社区资源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做居民需要的、喜欢的事情。例如某个楼道独居老人多,社工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如果附近楼道热心义工有不少,还可以从中安排,让义工去就近帮助老人。”
王书记说,如今的“民情地图”只是一张最基础的索引图,而他们今后的工作是将地图的信息进一步完善起来,让地图更直观、系统。□宁波晚报 记者 王思勤 通讯员 毛一波 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