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存隐患?专家教你吃出“舌尖上的健康”
走进菜场,放心肉和劣质肉如何区分?购买海产品时需要注意什么?果蔬类产品又会有哪些问题?在昨日启动的温州市食品安全广场主题宣传活动上,保障舌尖安全,如何吃得放心、安全,最受市民关注。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强化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建设,严厉惩处违法犯罪行为,温州市食品安全形势稳中趋好。特别是今年开展的食品安全“百日严打”行动,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解决了食品安全热点难点问题,取得了成效。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食物存在安全隐患呢?记者为此采访了有关专家,请专家来支支招。
挑猪肉先看“证”
买内脏要细观察
昨日,农业部门在摊位上摆出了两大筐猪肉、猪内脏,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据屠管办工作人员介绍,其中一份是“放心肉”,另一份属于“有害肉”。
据了解,畜产品流通监管实行边屠宰边检疫,对于发现病死猪、有传染病等不符合要求的畜产品,根据要求统一销毁。目前,温州市定点屠宰环节没有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肉品质量安全问题。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拎着菜篮子去买肉,如何鉴别优劣呢?工作人员表示,准确鉴别猪肉是否存在疫病情况,要通过一系列的检验工具,光凭肉眼是难以鉴别的,因此市民在选购猪肉时要学会“看证”。“猪肉上一蓝一绿的两个大印,可以说是放心猪肉的‘身份证’。”工作人员说,蓝印代表猪肉检疫合格,绿印代表猪肉检验合格。有这两个大印在身的猪肉就是放心肉,市民可放心购买、放心食用。
那么,对于没有盖印的内脏,又该如何挑选呢?记者了解到,正常猪肝颜色紫红均匀,表面嫩滑有光泽,而病死猪的猪肝颜色发紫,体积肿大,表面上有许多斑点,剖切后还会向外溢血。“加工病死猪猪肝后,如果加热时间过短,细菌不易被杀死,对人体有害。”另外,猪肾脏上出现红点的话,说明这头猪属于病死猪,红点是由疾病引起的出血点,如果猪肾发白,很可能是肾炎,这些内脏都不适宜购买食用。
果蔬现农药残留
水潺甲醛超标
前不久,市民郭女士拿着从外地采购的海参到鹿城区市场监管局检测,结果发现该批海参严重甲醛超标。“我们一家人吃了海参后都肚子疼,腹泻,怀疑海参有问题,就拿过来检测下。”据鹿城区市场监管局检测员徐洪介绍,今年来,市民拿过来检测的东西不少,包括燕窝、海产品、干货等,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非法添加。
在昨日的活动现场,检测员使用快速检测仪现场对一袋虾皮进行甲醛检测。徐洪说,在此前的流动抽查中,市面上水潺和牛百叶甲醛超标现象较严重。拒不完全统计,在抽检的10批次中,水潺甲醛超标的有5批次,平均1公斤的水潺,甲醛含量高达100mg。“一方面是水潺自身会产生甲醛,也不排除一些商家为了保鲜进行人工添加。”在购买牛百叶时,要警惕“白富美”,正常的牛百叶偏黄。
此外,在农贸市场抽检中,检测人员还发现蔬菜农药残留指标较高。在抽检的10批次不同种类蔬菜中,就有1-2批次农药残留超标。专家提醒,市民日常购买蔬菜后,最好先用水冲洗一遍,然后再浸泡10分钟,最后再反复冲洗,这样有利于清除残留的农药。
海淘还得悠着点
进口食品问题多
截至今年10月,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完成进出口食品检验5186批次,涉及的品种包括水产品、酒类、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油、饮料等,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15批次,分别做了销毁、退运处理。
据检验检疫局食品处处长吴海介绍,今年检出的不合格进口食品主要有水产品微生物超标和重金属超标,葡萄酒铁含量超标,啤酒、矿泉水等品质不达标,饮料中含有未经许可的成分,瓜果类微生物超标,标签标注不符合强制标准等。如台湾的金伯莱橄榄葵花油,其中标签上注明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为:“0”,但在实验室检测均发现以上两种成分。“天然的植物油中一般不含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工作人员指出,这种葵花油很可能是人工合成,并非纯天然产品。在此前的一次检测中,工作人员还发现进口的橄榄油中不含橄榄油成分,属于假冒伪劣产品。
专家提醒,正规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必须有中文标签和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出具合格证明。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合格的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最好不要购买。另外,可以向经销者索取查看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吴海说,对于海淘一族,网上购买的产品很多没有经过正规的检验检疫,产品的质量有风险,要谨慎购买,建议消费者从正规商场购买进口食品。“如果消费者发现购买的进口食品有质量问题,可以拨打96317进行举报投诉,保留购买的票据和食品样本,检验检疫部门可以帮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