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嘉兴全面推广低影响开发模式 让嘉兴的水越变越清澈
细心的市民悄然发现,今年起,嘉兴的水质明显好转。今年上半年,17条市级“河长制”河流中拥有3类水的就有1条、4类水的有12条,河道里小鱼儿明显增多。但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不难发现,下雨时,不少水直接流到河道里,城市积水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也给河道的水质带来影响。日前,记者从市建委获悉,明年起,嘉兴将全面推广低影响开发模式。
“低影响开发,简单地说,就是主要通过生物滞留设施、屋顶绿化、植被浅沟、雨水利用等措施来维持开发前原有水文条件,控制径流污染,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开发区域可持续水循环。”市建委负责人表示,嘉兴治水进入了攻坚期,推广低影响开发模式刻不容缓。
低影响开发试点效果显现
作为江南水乡的嘉兴,雨水较多。每逢下雨,许多雨水直排进入河道。不过,在市区不少道路、公园、小区等,这些雨水有了新处理和功能。
河道里的水经过地下生物滤净、人工湿地及生物浮岛的净化之后,水质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屋面、道路上的水收集净化之后可循环再利用,减轻了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正在全面开发建设中的嘉兴世合理想大地充分融入了低影响开发理念,使项目建设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如果雨量不大,这些雨水就被内部“消耗”了。
不仅如此,在嘉兴植物园、江南润园、金都夏宫等地方,低影响开发已经从理念变为了实践。在嘉兴植物园入口处,记者看到,道路跟周边绿地的衔接基本上都采用低绿地方式,通过绿地微地形来滞蓄雨水。道路周边设置植草沟转输径流雨水,同时可实现径流污染控制和雨水入渗功能,提升植物园景观。
这些低影响开发试点在市建委负责人看来,并没有用到“高新技术”,但就雨水控制和利用的效果来看,其已经成功地将低影响开发理念融入建设过程,并成为控制和治理水体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样本。以江南润园的实践效果来看,一年就可以节约1000吨左右的自来水用量,还可以减少20多万元的传统雨水管道费用,同时水质也有了明显提升。
明年要在嘉兴市全面推广
“实际上,低影响开发是一种理念,并不需要多少高新技术和资金。”市建委副主任方柏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嘉兴治水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加强雨水处理和管道排放十分有必要。”
“从我们的检测来看,一些路面一到下雨天,雨水直接排入河道,而这些水基本上是劣5类的。”方柏如介绍,如果通过低影响开发,降雨量在20毫米以内,水基本上可以直接渗透到地下,解决城市管理的许多难题。据介绍,明年嘉兴市将全面推广低影响开发,其中市区率先在环城河绿化带进行铺开。一方面,实现路面的雨水不外排,减少下游管网的排水压力;另一方面,实现景观、生态跟雨水调蓄的完美结合,涵养地下水源。
记者了解到,为了在今后的建设中广泛推广低影响开发理念,市建委将尽快出台指导低影响开发技术应用推广的政策性文件、工程应用技术规范和工程图等。新建工程必须将推广低影响开发列入规划中,否则无法通过规划评审,确保从源头上把控。
据悉,明年各县(市、区)还将建设部分低影响开发示范工程,从而更好地发挥研究成果的实效,切实改善嘉兴市水环境。
明年上半年
完成排水设施整改
记者从市建委园林市政局获悉,通过前期的排查发现,市区不少排水设施“乱象丛生”,比如雨污水管串接、错接、混接、堵塞严重……
“城市排水设施质量确实堪忧,有的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市园林市政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治水已经进入“深水区”,加强排水设施排查整改成为今后的“重中之重”。目前,嘉兴市已全面开展城市排水设施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大范围检查和排摸,切实提高污水管网设施运行效率和工程建设质量。
据悉,在全面推广低影响开发模式的基础上,明年6月底前,嘉兴市将全面开展重点排查和整改,把排查出来的污水设施质量问题整改修复,从而最大可能地减少河道水源污染,真正让嘉兴的水变得更加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