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犯罪警示 2万受害人中有人反复上当
人物名片
娄哲隆
温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
从事经侦工作十八年,近年来牵头侦办了“忠成数码”特大骗取贷款案、“4·25”地下钱庄案等大量重特大经济犯罪案件。
“德赛财富”、“弘昌创投”、“亚盛投资”、“万膳商城”充值返利……这些一度让大家做起致富美梦的投资平台,最终带来的却是噩梦一场。
昨天,温州警方透露,今年以来,温州市以P2P网贷、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逐步凸显,并不断加剧。截至目前,温州市公安机关共立案查处互联网金融犯罪案件10起,打击查处犯罪嫌疑人56人,其中P2P网贷平台非法集资案件7起,电商平台高额充值返利模式非法集资案件3起,涉案总金额近10亿元,涉及受害人数近两万人。
一方面P2P等网络金融领域经济犯罪问题不断,另一方面行业“裸奔”状态仍未改观。
年化收益率太高的P2P不能碰、秒标不能碰、有自融嫌疑的平台不能碰、自营项目过多的平台不能碰……关于P2P平台,一些业内人士曾多次从理论分析角度做过提醒。而面对身边刺痛人神经的鲜活案例,又给大家带来了怎样的警示?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娄哲隆为大家剖析了已经查处的互联网金融犯罪。
关键词:改头换面
娄哲隆:许多出事P2P,实际操作手段跟以前的所谓“担保公司”如出一辙,一些负责人都曾经从事地下借贷工作,他们在之前的局部金融风波中遭受重创,于是便想借P2P平台,捞一笔就走。例如,温州弘昌投资有限公司设立的“弘昌创投”P2P网贷平台,向社会不特定公众100余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800余万元,涉及全国10个省、市,法定代表人叶某某在逃。在进行P2P业务的同时,叶个人还涉嫌以投资项目为借口,在社会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300多万元,有非法集资案底。
关键词:虚假繁荣
娄哲隆:某些P2P网贷平台为了冲高成交规模,以伪造借款人、投资人及相关资料的方式发布虚假的项目,制造虚假繁荣。通过网络广告、QQ群、电话,夸大宣传公司及法人、股东实力,让投资者盲目投资,达到非法吸存的目的。如“德赛财富”P2P网贷平台,炮制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假标,实际上真正借款人却是平台操作者徐某本人。而“万膳”、“帮客”等电子商务以高额投资回报为诱饵(高达6分),靠非法吸存资金“输血”维持表面繁荣,是典型的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
关键词:安全保障
娄哲隆:从公安机关打击处理情况看,无论是P2P还是电商吸存资金均流向公司私人账户。此外,大部分网贷平台资金没有实现银行托管;部分平台运营公司股东个人账户资金交易量大面广,年交易量达万条以上,累计金额达数十亿元。这些异常交易数据反映出P2P平台运营方实际掌控借贷资金,资金被其挪用甚至被卷款跑路的风险极大。
关键词:职业“受害人”
娄哲隆:一些P2P案件中出现了“职业受害人”,有些受害人明知对方会违法会出问题,仍抱着赌徒心态,受高额利息诱惑,这家倒闭又去投另一家,结果一再“中雷”,反复成为受害人。有的人总觉得,自己运气不会这么背,不会偏偏碰上出事。实际上,不止P2P案件,在其他一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关键词:理性维权
娄哲隆:在受害人群体构成上,涉及各行各业人员,多数存在贪图小便宜,盲目投资的现象。此外,在公安机关侦办案件中,部分受害群众持不报案、不配合的态度。公安机关查处此类非法集资案件前期均没有群众报案,部分受害群体在警方查处过程中干扰取证,甚至指责警方介入调查破灭了自己的发财梦想。有的受害人采取煽动闹事、使用极端手段讨债等非理性方式维权,反而不利于案件处置。
关键词:零容忍
娄哲隆:警方对这些侵犯群众切身利益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高度重视,黄宝坤局长专题听取汇报并部署防控处置工作。今年年初,警方专门对网络金融开展深入排摸,对温州市比较活跃的24家网络借贷平台予以重点关注。对以P2P、电子商务名义为掩饰实施的非法集资实行“零容忍”,坚持打早打小,最大限度打击震慑犯罪,最大限度挽回群众损失。目前公安机关查处的10余起案件,均是提前掌控、提前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