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层 重监管 促共治 打造农村食品安全的“嘉兴样本”
全省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工作现场会暨“四打击四规范”专项行动推进会日前在嘉善召开。这是今年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后召开的首个全省级的工作现场会议。
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初以来,嘉兴市始终把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作为惠及农村群众的首要民生实事来抓,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会上,嘉兴市打造农村食品安全的“嘉兴经验”得到众多与会领导的肯定。
基层强根固基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从“点上”到“面上”
“这产品快过期了,请快下架!”“熟食类的食品必须注意存放条件!”在嘉善县天凝镇的每个村(社区),有一群人显得有些特殊。他们有两种身份,一个是村委会班子成员,是村里的“百事通”;另一个是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是监管部门的“得力助手”。协助执法、排查隐患、宣传引导……正是这些协管员的辛勤忙碌,消解了一度困扰农村食品监管的“短腿”难题。
为不断强化基层监管协管力量,给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今年初以来,嘉兴市在市、县两级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基本到位后,结合基层特点和实际,进一步延伸监管触角,开展一系列创新尝试——“一镇一所”、机关“瘦身”、基层“强身”;科所、城乡“双联”;“一企一档”、“一户一档”;镇、村、网络三级责任监管网……实践证明,这些提升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由“点”至“面”的体制机制部署,为夯实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嘉兴市共设立73个镇(街道)市场监管所(分局),每个镇(街道)全部设立食安办,镇(街道)食品安全专职人员达147人,行政村(社区)配备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4438人,基本实现“每一片土地都有人精细管理”的目标要求。
监管严抓不懈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把关从“末端”到“源头”
“这家店的商品都是专门配送来的,质量和城里大超市一样,价格还便宜,我们经常来!”在嘉善姚庄镇北鹤村直营店,刚从店里买完调味品的该村三组村民罗大妈说。罗大妈口中的这家店,其实是嘉善浙北食品配送中心的二级直销店,自从有了配送体系,村民们买东西放心了不少。
市市场监管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农村食品生产存在着小作坊小企业集聚、自制自产食品质量良莠不齐、农村食品进货渠道无保障、消费权益易受损等难点问题,“给农村群众的食品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
为此,嘉兴市不断将监管关口前移,强化源头管理。通过在嘉善试点,在全省率先探索“证照合一”许可登记制度改革;通过许可培训配合约谈警示、定期巡检配合专项监督等方式,促进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通过分行划片开展食品生产流通全流程风险排查;将小作坊纳入监管范围;实行评级动态管理,构建农村食品现代流通体系;开展农贸市场自制食品清源行动;推进农村集镇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等举措,带动了整体监管效能的提升。
共治理同推进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理念从“管理”到“治理”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牵涉甚广,仅靠加强管理难免存在死角。”市市场监管局的这名负责人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改变理念是关键,“从‘管理’转向‘治理’,利用全社会的力量打出治理‘组合拳’。”
今年初以来,“食品安全、你我同行”、“我在食品安全第一线”等让公众亲身参与农村食品安全督查和抽检类的活动,以及以强化农村基层宣教为目的的“防控食物中毒36计”等活动,均得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此外,嘉兴市还因地制宜地推出了适合农村群众自治的方法和举措——在农村,一个个装修规范、食品质量过硬、管理服务水准较高的农村家宴中心为农村群众举办家庭式聚餐活动提供了安全保障;在企业,一家家提档升级后的企业食堂让员工的就餐环境和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在学校,A、B级食堂比例达65.56%,“五常法”管理模式实现全覆盖让农村师生饮食安全得到了切实保障……
据悉,接下来嘉兴市将继续努力构建由客观的传播者、守信的从业者、尽责的监管者、理性的消费者“四位一体”组成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局面,构建多层次防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