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衢州

这样的战士!衢州八位抗疫者速写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3-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这样的战士!衢州八位抗疫者速写

他们是医生、护士、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忠诚诠释初心,用担当扛起使命,他们像一面面旗帜,让我们看到了前行的方向。

他们是父母、是子女,他们放下自己的小家,去守护“大家”;他们像寒冬中的一盏盏暖灯,为我们点燃了春天的希望。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他们是一个个战士,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凝聚起了我们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这样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今天选取他们中的几位来写,寥寥几笔不能展示全貌,谨以此表达我们的敬意。

徐小华

徐小华穿着防护服,拿着盒饭,走到病床前。

病人躺着。

“还好吗?”他走过去,俯下身问。

“还可以。”病人声音清晰。

这是2月17日晚上,武汉市第四人民医院十九病区。

他来武汉已经二十多天了。

大年初一,他和4位同事一起驰援武汉。他是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也是我市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的队长。

他把盒饭放在床头,嘱咐病人加强营养。

“谢谢,谢谢。”说完,病人握了一下他的手,他也回握了一下。

接着,他又去下一个床位。

当天,他一直忙到晚上10点才吃饭。

驰援武汉满月之际,他在给同事的微信中写道:“这一个月,从开始的艰难,到现在看着出院的人越来越多,在院的患者病情也日渐好转,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更坚定了。”

郑安东

2月7日一早,衢江区交通运输局廿里中队中队长郑安东,来到杭金衢高速衢州东出口,那里设有疫情防控卡点。

“你好,请配合测量下体温。”有车辆下高速,他走近,说完这句话,开始测量驾驶员体温,登记车辆信息。

他戴着帽子和口罩,还是可以看到鬓角已经花白。

一辆辆车来,他一次次地重复这样的排查。

正月初一开始,他和同事们一天三班、每班两人,在几个检查点,24小时不间断地值勤。

他的儿子是交警支队衢江大队杜泽中队的辅警,春节同样没有休假,这个时候也在辖区内值勤,说着和他一样的话,做着和他一样的动作。

他的妻子也没闲着,她是一名交通志愿者,做着后勤保障工作。

一家三口,就这样各忙各的,春节期间都没好好吃过一顿团圆饭。

王招裕

2月1日,上海浦东机场。

400多箱防护物资将从俄罗斯运来,他和同事们在等着。

他是江山党委书记、局长王招裕,一直通过各种途径采购防护物资。

上次,1月29日,在萧山机场,他和俄罗斯浙江商会反复争取,拿到了600套防护服、16.2万只一次性口罩、2000只头套、2000只脚套。

这条采购渠道,他一直保持沟通。

这次,得到消息后,他又早早地赶来,就是希望能够多拿到一些物资。

物资准时到了,可特殊时期,机场搬运工难找。他二话不说,和同事们一起动手搬,从下午1点开始,一直忙到晚上9点。

付出总有回报。刚开始准备分给衢州1000套防护服,到最后,他又多拿到860套防护服、2880只3M医用口罩。

“我们做得多一点,我们一线的战士们就能多一份保障。”他一直在打电话,声音有点沙哑。

戴步楼

2月7日,戴步楼绕了一个又一个弯,到了江山市廿八都镇坚强村。

有一户人家跳闸好几遍,找不到原因。宅在家里,没电可不行,就打电话向他求助。

他是国网江山市供电公司峡口供电所党员,做了几十年农村电工,家在兴墩村,附近村民无人不知。疫情期间,他主动承担起廿八都镇兴墩、周村、坚强几个偏远山村的用电保障任务,一如既往地在大山里奔走,只不过多了一个口罩。

走过蜿蜒的山间小路,来到村民家里。查看电路、排查隐患、处理故障、合闸送电……这些对他来说小菜一碟,却帮村民解决了大麻烦。

排查完故障,他又讲解了冬季安全用电常识及疫情防控期间居家防护知识。

“老戴,谢谢啦,今晚终于可以洗个热水澡了。”村民邀请他吃过中饭再走。

他收拾工具,微笑着婉言谢绝。

王芳

“孩子奶粉喝完了,能不能帮我买罐奶粉?”村里一个奶爸打电话给王芳。

1月19日,常山县青石镇江家村有村民出现发热等症状,村里马上排查。

王芳所在的第四网格有密切接触对象24户48人,占全村总量的一半以上。

王芳是第四网格党小组组长,隔离的村民不能外出,有事都找她。她的手机成了热线电话,一个接一个,问情况,寻帮助……

狭长的村道上,她戴着口罩,穿着红马甲,来来回回地走。

隔离14天,村民家里有些生活用品不够,她又成了代购员。

奶爸的奶粉很重要,她马上联系附近的母婴用品店,没货。她想也没想,就把为女儿储备的奶粉送了去。

还有送餐、送煤气、送药品……她一接到电话就办,尽量让被隔离村民生活不受影响。

办完事,接着巡查,确保被隔离的村民宅在家,确保非隔离的村民不聚集,她一天要走2万多步。

王雪园

谁也不忍心收王雪园的捐款。

2月8日,她来到常山县天马街道文峰社区。

她头发花白,双手粗糙,拿着一沓钱,有一百元、有五十元、有二十元、有十元,不同面额,新旧不一,总共2000元,递给社区工作人员。

“诚信奶奶”王雪园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2000年,女儿遭遇车祸,花费36万元医药费,至今生活无法自理。2004年,丈夫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

她是保洁工人,白天扫地,晚上捡废品,用了18年,一点点地还清36万元外债。

她的月工资是1700元。她说自己经济不算宽裕,但相比之前好多了。

“武汉人民这么紧张,我多少出一点。”

“这么紧张的日子,我经历过。”

“我有一份力量出一份力量,有多少出多少。”

“我日子过得去的,我粗菜淡饭有得吃的。”

这是她的原话,一字未改。

汪华峰

1月31日,开化县公安局杨林派出所。

民警汪华峰刚吃完饭,手机就响了,是家人的视频通话。本来除夕前后值班,初二便可回家。岂料疫情凶猛,所有民警取消休假。

杨林镇和江西省接壤,省际联防联控责任重大。

他和同事天天卡点值守、上街巡防、公共场所排查,忙完,就住在派出所。

从警6年,他和家人本就聚少离多,这次更是连续十多天没回家,只能抽空和家人视频。

“爸爸。”孩子的声音脆脆的。

“终于有空视频了?”妻子笑着嗔怪。

“爸爸辛苦了。”孩子大声说。

“不辛苦。”他的声音有些含糊。

“我想爸爸了。”孩子歪着头和他撒娇。

“什么时候回家?”妻子跟着问。

“笑一下,笑一下。”他逗着孩子,没有回答妻子。

他盯着手机,眼睛眨得越来越快,里面亮晶晶的,是泪。

邹妙富

开化县长虹乡真子坑村。

2月10日上午9点,邹妙富和老伴邹兰芳开始准备中饭。

他穿着黄军装,曾是名真正的战士,1963年参军,1970年退伍,回乡务农至今。

他烧火,老伴炒菜,一会儿,香气就在泥墙房里弥漫开来。

四个菜,荤素搭配,清清爽爽,打上一大罐饭,包严实,用扁担挑着出门。

山路有5里,他一手扶担,一手拄棍,老伴随后,两人一步一个脚印。

从正月初三开始,他们每天都要这样走一趟。

半个多小时后,他们到了山下,再走几百米公路,就是村口,那里有疫情防控卡点。

看到两位老人,值守人员早早迎上,接过担子,打开包裹,里面的饭菜还冒着热气。

“来,来多吃点,吃了暖和。”他边装饭,边招呼。

值守人员担心他的身体,劝道:“你都76岁了,别再辛苦了。”

“我1966年就入党了。”他话不多,照样每天挑着饭菜下山。

掌上衢州APP

文/图:陈明明

王旭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