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区医保新政出炉 看病先去社区医院省不少钱
11月17日,温州市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发布,今后看病到社区医院和大医院,医保报销比例会有何不同?在昨日召开的温州市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推进会上,市人力社保局公布了温州市区2015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待遇。从明年起,看病先去社区医院的市民,可以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在社区医院首诊后,符合医保规定的门诊医疗费用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可享受医保基金补偿50%,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则由门诊统筹基金支付80%。
市区城乡居民看过来
看病直奔大医院
门诊住院报销比例都降15%
日前发布的《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到,要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健全差别化支付制度,适度调整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拉开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医疗机构、省市医疗机构及区域外医疗机构报销差距。
据透露,温州市目前医保总参保人数达750多万,参保率已超过95%,基本实现人群全覆盖。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温州市各县(市)现有医保待遇政策已具差别化支付特点,在政策上普遍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可以说在医保方面已初具分级诊疗雏形。
根据市人力社保局公布的消息,2015年1月起,市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门诊费用在起付标准(100元,其中已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设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限额1500元(含)以下的部分,由医保基金和参保人按照下列比例共同负担:1、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补偿50%,个人自负50%;2、在市区二级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价)就诊,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补偿40%,个人自负60%;3、在其它定点医疗机构(如三级医疗机构)、药店就诊、购药,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补偿35%,个人自负65%。
在住院报销方面,起付标准也有了相应的调整。城乡居民参保人员住院费将按照不同医疗机构设基金起付标准:三级及相应医疗机构为700元,二级及相应医疗机构为400元,一级及其他医疗机构为300元。这也就意味着,去三级大医院住院,700元以内住院费只能“自掏腰包”了,超过700元才能享受医保基金补偿。
另外,根据规定,在一级及相应医疗机构住院的,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支付90%,个人自负10%;在二级及相应医疗机构住院的,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支付80%,个人自负20%;在三级及相应医疗机构住院的,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支付75%,个人自负25%。
市区职工看过来
去大医院和基层医院看病
门诊报销差20%住院没区别
记者了解到,在门诊医疗费报销方面,市区职工在三级及相应医疗机构就医的,门诊统筹基金支付60%,个人自负40%;在二级及相应医疗机构就医或在急救车内抢救的,门诊统筹基金支付70%,个人自负30%;在一级及相应医疗机构、零售药店或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购药的,门诊统筹基金支付80%,个人自负20%。
以市区职工小陈为例,肠胃绞痛拉肚子时,如果跑到附一医去看消化科,符合医保规定的费用有500元,就能报销300元;但如果去了龙湾区人民医院,就能报销350元;当然,到社区医院的话,能报销400元。看病费用越高,到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报销相差得也就越多。
市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员表示,市区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与以往差不多,只是起付标准和到区域外就诊的报销比例发生了变化。在起付标准方面,三级及相应医疗机构为600元,二级及相应医疗机构为300元,一级及其他医疗机构为200元。此外,未经转诊自行到区域外就诊的,其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将在原有基础上再下降25%。据日报
-市民观点
到大医院看病排队太辛苦希望基层医疗水平变牛掰
记者随机调查了30名市民,听取市民们关于分级诊疗及“医保杠杆”引导的意见。其中,有9位市民呈支持态度,而其他21位市民或提出新的期待,或认为在推进改革的同时,还有必要根据实践情况进行微调。
不用再忍受“排队之苦”
9名表示赞成的市民均认为,“分级诊疗”是发展趋势,在大医院排一两个小时的情况或可得到缓解。
市民陈先生家在温医大附二院附近,孩子仅两周岁,但每次去医院排队就是最头疼的事情:“今年10月孩子急性腹泻,8时多挂的号,快11时了才排到队。大厅里黑压压全是带孩子排队的家长。有些家长没位置的就只能抱孩子站在走廊上。”
他说,如患腹泻、感冒、发烧等小病其实在社区医院看可能更方便,他也有这个意识,但只是对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不太放心。他相信,“分级诊疗”可让社区医院医疗水平加强,以后看病可能不用再忍受“排队之苦”。
期待提高基层医院水平
市民林先生认为,“分级诊疗”政策表明,将开展全科医生与市民签约的服务,并且会致力于提升基层医院的基层和服务水平,如果这两个政策落实的好,他也会很支持。“我对健康很关心,有些头疼脑热的总想找医生问下原因,去大医院挂号问询不现实,去网上查又怕不真实,每次只能问医生朋友。如果以后我的全科医生做到跟私人医生一个水平,基层医疗水平也很牛掰,不用挤大医院了,我倒是蛮乐意。”
曾先生说,分级诊疗如果没有基层医院的强大作保障,相当于“一纸空文”。他认为,要提高基层医院待遇,要有大医院的医师愿意下基层,还要砸大部分资金去社区医院置办医疗设备。期待尽快提高基层医院水平。
市民王女士也说,很多大病在发病之初就跟感冒发烧类似,比如肺炎、小儿心脏病等,如果基层医师判断不了,一个劲儿当感冒治,那可就麻烦了。
还要根据实践进行微调
市民肖女士等觉得,无论根据分级诊疗流程由社区首诊医生转诊,还是自行去大医院首诊,报销比例都一样,这样找社区首诊医生的积极性就可能不高。
他们认为,如病人不通过转诊就去自行就医,如果是小病,就让“医保杠杆”发挥作用,降低报销比例。但是病人经过诊断后,发现的确病重,需要往上级医院转诊治疗的,那么医保报销比例不降低,可能更人性化。
对不差钱的不起作用
市民商先生认为,分级诊疗对不差钱的“土豪”不起作用,医保怎么报销,他们根本不在乎,只要保命即可,又有足够的钱去大医院。真正关心医保报销比例的均是差钱的,他们为了医保报销多一点,甚至生大病了,也要求在社区医院看,不愿意往上面转诊。
-政策回顾 什么是分级诊疗?
分级诊疗简单点说,就是大病大看,小病小看。市民要就诊,小病先到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医院、诊所、村卫生室等)首诊,经过医生诊断,发现病情比较严重,再转到大医院(县级医院、三级医院)就诊,等到病情稳定,或是进入康复期,就再转回基层医疗服务机构。
为什么要进行分级诊疗?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郑云蒸谈到,大家习惯一生病就往大医院跑,最终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疗资源供给不足,而社区医院则病人较少,医疗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分级诊疗则可以对患者进行合理分流,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浙江省内分级诊疗的试点地区为温州和绍兴,并且,温州的乐清、平阳、文成、永嘉四个县(市)为温州的先行试点地区。据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