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4月24日在台州市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台州市代市长 吴海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台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年来,市政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市人大的各项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现代化湾区建设统领“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和“新时代美丽台州建设”,狠抓产业项目,大抓实体经济,台州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均取得显著成效,为建设独具魅力的“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作出了不懈努力。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和9.4%。
一年来,我们稳企业稳增长,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力打好稳增长组合拳,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势头。深化“三服务”活动,完善企业帮扶制度,减轻企业负担280亿元。实施融资畅通工程,社会融资总量1243.4亿元,组建市担保公司,设立纾困基金13个。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业用地供应1.6万亩。完成老旧工业点改造118个,建成和投运小微工业园113个。大力帮扶汽车、金属拆解等产业发展,整合重建电镀、铸造等产业链条,开展“好产品台州造”活动。大力推动物流运输“弃陆走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75.4%。培育放心消费单位3183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神仙氧吧小镇成为省级特色小镇。被授予中国快递示范城市。深化农业“一区一镇一体”建设,创成省级特色农业强镇2个,“台九鲜”区域公用品牌成功发布,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走在全国前列。黄岩获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三门创成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实施稳外贸防风险“双十法”,加强出口企业“订单+清单”监测预警,成为国家首批二手车出口试点地区,外贸出口额占全国9.1‰。
一年来,我们抓项目促转型,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全力推进项目“双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开展招大引强百日攻坚,新签约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25个。省“152”项目、市县长项目落地率分别达到63%和45.9%,联化科技产业园、鞋业智造创新服务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彩虹无人机台州基地投运,首架台州造无人机交付试飞。沿海高速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杭绍台铁路、金台铁路、杭温铁路、市域铁路S1线、杭绍台高速等项目加快推进,台州机场改扩建、温玉铁路、铁路中心站等项目开工建设。盂溪水库下闸蓄水,大田平原排涝一期基本建成,集聚区海塘提标等工程开工建设。大力推进产业转型,七大千亿产业发展加快,通用航空列入省首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塑料制品、汽车零部件列入省级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试点,全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9%,台州工业互联网平台等5个项目成为国家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温岭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深化“2211”企业培育,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1家,台州水务成功上市,迈得医疗首登科创板,上市企业达55家,新增品字标企业44家。新引进领军及以上人才数、新落地省级以上领军人才创业项目数均创新高。温岭创成省级“才创园”。
一年来,我们强改革扩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迸发。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一件事”全流程办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向基层延伸,率先创成全市域“无证明城市”,常态化企业开办实现1日办结。扎实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掌上办公”“掌上办事”加快应用。小微金改试验区通过评估,小微金改“台州模式”得到刘鹤副总理充分肯定,改革经验被全国多地复制。深化民间投资创新综合改革,民间投资增幅全省第一。市县乡机构改革全面完成,集聚区、开发区机构得到整合,市属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获批设立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境外并购产业合作园加快建设。出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台州行动计划,首届三门湾合作与发展论坛成功举办。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有效落实。
一年来,我们重统筹美环境,发展品质进一步提升。扎实推进城市设计国家试点,中央商务区初步成型,商贸核心区形象日益丰满,“一江两岸”建设加快推进,大陈岛获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展城市基础设施破难攻坚,打通市区断头路10条,新增停车位3.3万个,新建绿道111公里,市区天然气高压输配管网一期完工。推动城市有机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启动实施,列入省首批未来社区试点2个,棚户区改造开工3.3万套。垃圾、公厕、物业“三大革命”成效显著,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市区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旺能三期垃圾焚烧等项目建成,新增垃圾日处置能力3050吨,新(改)建公厕454座,小区业委会成立率92.8%。加强美丽城镇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提前一年完成,88.5%的乡镇(街道)达到基本无违建及以上标准。天台创成省“无违建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片区化组团发展,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763个,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在我市召开。黄岩获批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试点县,温岭、三门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临海列入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玉环成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域城乡客运实现公交化运营,3个县(市)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做好行政村调整后半篇文章,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任务较好完成,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1.5%。抓好环保系列督察审计整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居全国重点城市前列,“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扎实推进,完成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提升改造28个,新增危废年处置能力5.9万吨。天台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一年来,我们惠民生保平安,发展成果进一步共享。圆满完成十方面22个实事项目,民生支出增长18.2%。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制,新增城镇就业33.8万人。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医疗保险参保率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16%。新增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0个,建成“残疾人之家”125家。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新增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3个。新(扩)建二级以上幼儿园37所,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95%。高校毕业生留台率36.6%,创历史新高。 镇海中学台州分校、华师大附属台州学校招生开学,北师大台州实验学校建成投用,北大附中飞龙湖学校主体工程完工,台州学院申硕升格步伐加快。“健康台州”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引进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城市医联体建设纳入国家试点,建成县域医共体15家,基层就诊率68.3%,“健康一卡通”覆盖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市妇女儿童医院正式投用。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实现县域全覆盖。深化文化惠民活动,新建农村文化礼堂428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成开馆,文化发展指数增幅居全省首位。临海、温岭成为国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平安建设实现“七连创”,重大活动维稳安保任务圆满完成,扫黑除恶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无盗抢城市”创建成效明显,社会治安领域主要指标降幅全省第一,省级“无信访积案县(市、区)”实现满堂红。实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打赢消防安全三年翻身仗,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降幅均居全省第一。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第六次蝉联省级双拥模范城。再次荣膺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老干部、妇女儿童、慈善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过去一年,我们优作风强队伍,着力提高政府履职能力。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431件、市政协提案311件。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3部地方性法规草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严肃纠治“四风”问题,推动基层减负,深化预算绩效管理,一般性公共支出压减5.8%,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克难攻坚,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台州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过去一年,面对建国以来登陆台州的最强台风“利奇马”,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逆风前行,取得了防台救灾的重大胜利,快速实现了灾后重建,充分展示了危难时刻见担当的精神和风采。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广大建设者和在台省部属各单位,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台部队、武警官兵和关心支持台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受中美贸易摩擦和汽车等主导产业增速放缓影响,生产总值等指标增速没有达到预定目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重大产业项目储备不足,数字经济发展不快,新旧动能转换还需付出更大努力。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领域还有诸多短板。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防洪排涝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市域治理能力有待增强。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能力尚需提高,“四风”问题仍然不少。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开年后,我们就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全市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广大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日夜奋战,广大企业家和侨界人士心系家乡、无私奉献,广大人民群众守望相助、风雨同舟,汇聚成了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的磅礴合力,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伟大胜利。形势好转后,我们又迅速行动、精准施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抢抓时机畅通人流、物流、商流,千方百计帮助接人、招人、引人,马不停蹄上门送政策、送物资、送服务,推动有序复工、安全复产。3个多月的日日夜夜,我们一起见证了600多万台州乡亲不怕困难的无畏勇气,见证了全市上下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见证了社会各界共同战“疫”的硬核力量,许许多多的情景和场面,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振奋,让我们难忘。受疫情影响,全市经济运行体系受损,企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困难,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任务十分艰巨。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不放松,又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举措研究得更精准一些,尽最大努力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把发展的力量聚起来,努力实现“两手硬、两战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按照市委“三立三进三突围”的新时代发展路径,持续稳企业、增动能、补短板、保平安,全面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推进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建设,为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多作台州贡献。
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嘱托的战略举措。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市五届四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三步走”安排,实施“456工作体系”,以宏大视野把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性”和“规律性”问题,以持续之力盯住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和“方向性”问题,以务实之策破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性”和“紧迫性”问题,以赶考姿态用心答好再创新辉煌“四问”,全力当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排头兵。
综合考虑发展趋势和工作导向,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力争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2%左右,争取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降碳指标完成省定目标。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锚定一个目标,就是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坚持“两抓”不动摇,着力强化“产业+企业”的支撑、“项目+平台”的承载、“科技+人才”的驱动、“制度+环境”的供给,为建设“实业强、机制活、环境优、城市兴、百姓富”的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开好局、起好步。必须完成一个任务,就是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瞄准薄弱领域、薄弱环节、薄弱区域,全面对标对表,全力补缺补短,提高全面小康成色,努力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必须提高一个能力,就是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整体智治理念,统筹推动数字技术应用和制度创新,实现政府的协同高效运转,以政府有为促进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社会有序、百姓有益,把高水平治理及时转化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的不确定性。坚持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时刻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打拼精神,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激潜能为优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总体战,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重点做好七方面工作:
(一)聚力大产业,推动民营经济再创新辉煌。
坚持制造为本,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并举,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努力建设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积极落实省县域特色经济“双千亿”工程和块状特色经济提升行动,打造全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示范区。大力发展七大千亿产业,优化现代产业集群培育方案,加快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深化“2211”企业培育,推动“航母企业”“旗舰企业”“瞪羚企业”和上市企业梯度成长,上市企业总数力争突破60家。启动新一轮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加强品牌、标准建设,新增品字标企业30家以上。深化“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稳步推进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企业改造提升。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工业设计、总部经济等发展,新增营收亿元以上服务业重点企业20家。全面落实消费新政,大力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实施批发零售业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加强商品市场、城市智慧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推进放心消费城市创建,发展夜间经济、小店经济、节庆经济,促进养老、家政、健康等消费扩容提质。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建筑工业化,创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坚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聚焦数字经济“211”目标,实施产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单元、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在役工业机器人超万台。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推进企业“管理上云”“业务上云”。加强数字经济项目招引,积极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端产业,谋划建设台州湾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快华为路桥5G创新中心、温岭热刺激光产业园、三门5G信息产业园建设,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加强新基建项目谋划建设,新增5G基站5000个,实现市县中心城区、重点乡镇5G网络有效覆盖。
持续走好“科技新长征”。强化创新要素集聚,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加快台州科技城和中央创新区建设,全力创成国家高新区。推动与大院名校共建高能级创新载体,新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4家以上。实施“育苗造林”计划,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0家以上、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推动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规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全覆盖,新增企业研发机构100家。充分发挥市外创新中心作用,加强企业孵化器内育外引,做强科技大市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
(二)聚力大投资,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项目为王,扩总量优结构,切实抓好具有乘数效应的投资项目,持续打好项目“双进”大会战,积蓄高质量发展后劲。
推动“十百”项目建设。深化驻点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发挥台州乡贤和异地商会作用,加强“大好高”项目招引,力争2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签约和落地数翻番。谋划实施100个5亿元以上产业投资项目和100个省市县长项目,着力抓好100个产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和100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项目,加快实施100个城市更新项目、100个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公共服务项目,持续推进100个老旧工业点改造项目、100个小微工业园项目和100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按照“前期项目抓深化、新建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出形象、完工项目画句号”的要求,深化项目“双进”攻坚破难机制,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
加快“四大网络”建设。完善互联互通的交通网。推进大通道建设,建成金台铁路、杭绍台高速、台金高速东延市区连接线等工程,加快台州机场改扩建、杭绍台铁路、温玉铁路、杭温铁路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和三门联络线等项目,深化甬台温高铁、甬台温高速扩容等项目前期。构筑系统完善的水利网。启动“海塘安澜”“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建成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和方溪水库大坝主体工程,加快永宁江闸强排一期、青龙浦排涝、朱溪水库等工程进度,推动椒江城东堤塘治理、南洋海塘提标加固等工程开工,深化椒(灵)江建闸引水工程前期,全面提升防洪排涝御潮能力。建设保障有力的能源网。打好电网三年大会战,推进500千伏沿海电力大通道建设;推动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实施天然气“县县通”工程,实现建成区管道燃气全覆盖。打造功能完备的市政网。完善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加快现代大道、桐江大道等建设,建成路泽太高架一期等项目,推动路泽太高架二期、和合大道一期等项目开工;加快台州引水工程、南部湾区引水工程建设,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新增供水管网100公里以上;完成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攻坚任务,实现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县(市、区)全覆盖。
加强产业平台建设。推进大湾区建设,加快台州湾新区申报。依托“三湾六板块”,加快台州湾集聚区东部组团、头门港、温岭东部新区、北部湾区、南部湾区、天台苍山等万亩产业平台建设,推动临港产业发展。加快头门港区二期工程建设,推动头门核心港区开发。加快大麦屿港区浙南集装箱转运中心建设,推进国家级对台经贸合作区创设。推进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加快中德产业园、境外并购产业合作园建设,创成国家级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省级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实现省级经济开发区市域全覆盖,加快市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加强特色小镇培育,争取智能模具小镇通过省级命名。
(三)聚力大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发展所需、对接企业所求、关注群众所盼,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努力激发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全面实施乡镇(街道)政务服务“就近办理、集成服务”改革,深化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跑一次”向办得快、办得好推进。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全面推广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3.0版,确保企业投资项目全过程审批“最多80天”。加强“浙里办”“浙政钉”本地化功能集成优化,有序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应用,实现80%以上政务服务办件网上受理。深化营商环境“10+N”行动,全面建设“五高五低”的营商环境,让企业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出台企业信用促进条例,优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强化发展保障。深化小微金改试验区建设,优化地方金融生态,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争取国家投贷联动试点,做大债券融资规模,实现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200亿元。探索组建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基金,争创国家级民间投资改革创新示范区,确保民间投资增长10%以上。深化“多规合一”改革,编制市县乡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化空间资源要素配置。全面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任务,争创全国示范村镇2个。深化“标准地”改革,实现低效用地再开发9000亩以上、工业用地供应万亩以上。创新小微工业园用地竞价方式,努力降低企业入园成本。加强领军型创业团队建设,引进培育创新型人才、专业型人才,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优化企业服务。持续深化“三服务”活动,探索推行企业“服务码”,建立健全服务需求动态监测、信息采集和问题解决机制,实行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困难企业“一对一”帮扶,把服务做到点子上、落到企业需求上,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全面落实降本减负政策,大力实施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行动,加快兑现各类惠企政策,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融资、物流等经营性成本,确保减轻企业负担230亿元以上。
(四)聚力大开放,提升区域竞争力。
坚持以“一带一路”为统领,强化“五外”联动、内外互动,把开放路子拓得更宽更广,加快推动开放大市向开放强市转变。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多层次开放平台,推进综合保税区创设,实现台州港口岸全面开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海外仓、转口基地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企业拓展市场,加快推进二手车出口业务,争取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实施“531”培育行动,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服务贸易,推动外贸稳中提质。加强利用外资工作,推动境外并购扩面,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动口岸通关提速提效。
大力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台州行动计划,加快全市域、全方位深度融入。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务实的举措接轨大上海,加强“五个全面对接”,在科创、产业、经贸、金融、民生等领域引进项目、聚拢资源、深度合作,积极谋划建设台州上海产业合作园。开展民营经济跨区域发展政策协同试验,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跨区域协同。积极融入宁波都市圈,深化“一个机制、六项合作”,创建甬台一体化合作先行区,规划建设甬台合作产业园。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
(五)聚力大融合,加快美丽台州建设。
坚持“五美”目标,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全域美丽的大花园。
建设高品质湾区城市。优化城市功能要素,加快市区融合发展,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实施市区重点区块建设三年行动,推进“一江两岸”、高铁新区、商贸核心区、月湖绿岛、永宁江畔、绿心飞龙湖等区块建设,加快建设一组城市地标、一张绿道游憩网、一个中央公园、一批景观大道,进一步彰显坐山向海、临港拥湾的现代城市特质。加快大陈岛现代化海岛示范区建设。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快未来社区建设,实施老旧小区三年改造计划,加强地下停车和人行过街设施建设,推动街巷美化提升,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化,力争实现“基本无违建县(市、区)”全覆盖,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评。深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加强“三区两市”协同和市域统筹,支持县域城市特色化发展,加快小城市培育和美丽城镇建设。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猪肉等菜篮子供应。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深化“一区一镇一体”,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建成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3个和省级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9个,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以国家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试点为统领,加强避风渔港和渔港经济区建设,推动东海“蓝色粮仓”全面振兴。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积极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面加强乡村规划编制,片区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确保50%以上行政村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加强产业型、区域型农合联建设,推进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开展农房租赁使用权登记和抵押登记试点,扩面增品提标农业保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健全“两进两回”长效机制,加强大学生农创园建设,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深化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完善低收入农户精准帮扶机制,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举一反三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整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重点园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整治力度,深化扬尘综合整治,确保空气质量居全国重点城市前列。深化“五水共治”,扎实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面完成“土十条”目标任务,开展工业固废专项整治,加快危废处置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建成省市两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300个。深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基本建成东官河综合整治河道工程,推进鉴洋湖、始丰溪等湿地公园建设,创建美丽河湖9条(个),加快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水网。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推动名山公园、海岛公园建设,实施国土绿化美化行动。
(六)聚力大民生,切实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民生优先,加快实施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项目,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让城市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深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以上,全市域创成“无欠薪”县(市、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探索城乡医保市级统筹,低保标准统一提到每人每月810元。发展特色养老和医养融合,开展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
推进教育跨越式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公平普惠的美好教育。加快学前教育补短板,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新(扩)建二级以上幼儿园67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达到90%。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加快推进永宁中学、三梅中学迁建等项目。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力争台州学院申硕升格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实现台州技师学院“摘筹转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力营造尊师重教风尚,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加强“健康台州”建设。坚持“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切实保障人民健康。加强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引进,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加快市公共卫生中心、台州医院新院区、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等项目建设,启动台州护士学校迁建、市中心医院临床教学大楼等项目。做好城市医联体建设国家试点,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健康教育和重点传染病、慢性病防控,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争创省级食品安全城市。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群众体育、老年体育,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进移风易俗,确保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推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提升“台州文化年”品牌,让城乡百姓共享文化盛宴。新建农村文化礼堂400家,全市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推动文旅融合,加快天台、仙居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和佛道名山旅游带。挖掘和合文化内涵,繁荣特色乡土文化,加强章安古镇、下汤文化遗址等修复保护,做好台州乱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七)聚力大治理,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
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努力打造“智慧智能、民本民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台州。
奋力夺取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着眼疫情防控常态化,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慎终如始、严密防范。把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作为重中之重,强化闭环管理,筑牢阻断境外疫情输入风险的坚固防线。加强联防联控、协同作战,迭代升级精密智控机制,强化无症状感染者管理,将防控工作精准落实到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全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坚持以“最多跑一地”改革为抓手,加强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强化乡镇“四平台”运行管理,推进全科网格责任捆绑、功能提升。加强人民调解,持续开展“清初访、查重访、化积案”工作。加快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
全力保障公共安全。建立健全风险研判和评估机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无盗抢城市”创建,持续开展防溺水事故等全民大行动。扎实开展家庭纠纷排查识别、易肇事肇祸人员管控,严防民转刑案件发生。加强消防、道路交通、危化品、渔业船舶、农机安全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打造更加科学有效的应急指挥和抢险救援体系。大力支持驻台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反走私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优化退役军人服务,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创”。
各位代表!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实事项目,经过公开征集、网上评选和反复征求意见,提出了包括老幼健康保障、食品安全监管、社保便民服务等十二方面23个候选项目,提请会议票决。我们将加大力度,确保把实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坚信“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坚信“人心齐泰山移”。我们将切实强谋划、强执行、强合力,努力建设“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
(一)加强政治建设,始终做到忠诚为政。
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终身课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把讲政治、顾大局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自觉扛起“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政治责任,全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牢记宗旨意识,始终做到为民执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从群众的担忧中找准切入点,从群众的期盼中找准突破点,从群众的需求中找准发力点,下硬功夫排解民忧,花大力气维护民利,坚决与群众同甘共苦、共渡难关,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坚持厉行法治,始终做到依法行政。
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支持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加强审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进一步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更加注重阳光执法、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让执法既有刚性、又有温度。
(四)勇于担当作为,始终做到实干勤政。
强化争先进位的意识,紧盯“一图一码一指数”,拿出台州式硬气,锁定翻身仗胜局,参与全方位比拼,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争一流、走前列。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多做打基础、管根本、利长远的工作,不搞短期行为,不做表面文章,一天接着一天钉,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办。保持攻坚破难的勇气,确保关键时刻豁得出、顶得上、攻得下,不达目标不罢休。
(五)狠抓正风肃纪,始终做到廉洁从政。
扛牢扛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规定,持之以恒纠“四风”。落细落实集中财力办大事举措,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压减不低于5%。扎紧扎实权力约束的“制度笼子”,紧盯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公共工程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筑牢廉政风险“防火墙”。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还要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深入谋划事关台州长远发展的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高质量绘就五年发展蓝图,奋力开启台州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台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迎难而上、敢于担当,不辱使命、砥砺前行,为加快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而努力奋斗!
来源:台州新闻客户端
- 标签:笑傲江湖峨眉技能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