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法院为跨境破产案创下美国判例
11月9日,通联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依约向尖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尖山光电”)破产管理人交付首期投资款并接管了“尖山光电”。这意味着不到1年曾经四面楚歌的光伏企业“尖山光电”浴火重生。由于在该案中积极创新司法,海宁市法院也为国内跨境破产案创下一个美国判例。
光伏明星企业濒临破产
“尖山光电”成立于2006年9月,曾跻身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排行榜。但随着光伏行业寒潮袭来,这家企业濒临破产。去年11月5日,海宁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向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尖山光电”进行破产重整。同年12月5日,该案移交至海宁市法院审理。12月25日,海宁市法院裁定受理该案,“尖山光电”及其下属公司整体破产重整正式进入司法程序。
破产重整,是企业破产的方式之一。它体现了破产法为“拯救法”的实质,通过保留企业资产、招募投资人、盘活现有资产,使企业重生。该案主审法官汤良飞告诉记者,“尖山光电”审计后的总资产账面价值为14.4亿余元。在破产清算状态下,全部资产变现预计仅为5.4亿余元,这其中还包括充满未知数的海外资产,预计实际可实现价值不足4亿元。
然而,截至重整草案提交日,共有119家债权人申报33.2亿余元债权,得到确认的债权总额为17.3亿余元。显然,破产重整才能让各方利益最大化。不过,走这条路必然遭遇两个“拦路虎”,一是如何招募战略投资人,二是如何盘活海外存量资产。
竞价引入投资人提高受偿率
就前者,海宁市法院给出的答案是交给市场。结合海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法院在全省率先尝试以公开招标方式引入重整投资人。此外,还创新设计了竞价程序。若投标人的报价均低于资产预计变现价值,或均高于变现价值且差额在5000万元以内的,将组织投标人就资产报价进行竞价。而这一做法在全国也鲜有。
公告发布后,三家投资人报名竞标,之后,有两家投资人提交投标文件,但偿债报价均为4.5亿元左右。竞价程序于是启动,最终,通联公司以5.05亿元的报价方案被确定为重组投资人。这种方式为债权人多争取了5500万元,债权人偿债比例提高约3.5%。
“竞价确定投资人还有一个好处。”汤良飞说,因为公开透明,社会关注度高,投资人会为维护企业形象而用心管理,这无疑增强了重整方案后续实施的市场约束功能。
国内破产裁定首获美国法院承认
解决第一个“拦路虎”,第二个“拦路虎”怎么对付?汤良飞说,“尖山光电”及其关联公司在美国新泽西约有1.5亿元的资产,这些资产至少涉及3家美国利益主体。“从当前司法实践看,要获得这些资产处置权,只能在美国和这些利益主体打官司。且不说我们对美国法律不熟悉,光走完诉讼程序就需耗时两年以上。”
债权人等不起,且我国的破产重整还受到重整期限的限制。看来,只能尝试寻求美国法院司法救济。法院以此为思路,指导管理人直接向美国新泽西地方破产法院申请获得破产保护,委托美国律师向当地法院提出救济申请。今年8月12日,从美国传来好消息,当地破产法院裁定承认海宁市法院破产裁定。
这是国内法院破产裁定首获美国法院承认,也意味着“尖山光电”破产管理人可以依据中国破产法对美国资产进行处置。由此,海外存量资产成功盘活,整个过程不到一个月。海宁市法院副院长卢永明说,美国是判例法系,以后,国内法院向美国法院申请承认国内破产裁定变得有例可循,对于国内跨境破产司法实践以及保护浙商海外资产的意义不言而明。
重整方案获批企业得以重生
9月23日,“尖山光电”债权人和出资人分五个小组对重整草案进行投票表决。每组均以高于82%比例高票通过。重整偿债分析显示,普通债权10万元以下可获得100%清偿,普通债权高于10万元以上部分预计可获得19.01%清偿。
10月16日,海宁市法院批准该重整方案。11月9日,重整投资人与破产管理人交接完成,“尖山光电”重整案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海宁是浙江省首个实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县市。记者了解到,为服务保障要素改革,今年,海宁市法院出台了《关于司法保障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实施办法》,运用破产重整盘活存量要素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海宁市法院院长李斌说:“对‘尖山光电’这样一个投入大、占有生产要素多的大中型企业,通过创新重整措施不仅最大限度提高了债务清偿比例,且以最小代价实现了生产要素的盘活和高效配置,这也正是我们司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