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生育政策放开 二胎教育问题引发关注
“当哥哥的怎么这么会打人?”
“自从小的孩子出生后,大的孩子好像内向多了。”
“把我送国外去吧,反正我不愿呆这个家里。”
“我凭什么要让他啊?”……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有两个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然而,不少家庭在接受新生命快乐的同时,许多无奈也接踵而来。
“二胎家庭教育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1月22日,杭州市教科所副书记韩似萍在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二胎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哪些问题?特别是身为独生子女,却要养育两个孩子的父母该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处理孩子之间的关系?
最易受伤的是老大
日前,温州市第三幼儿园大南园区做了一项有关二胎教育的调查。调查显示,园区528名孩子中,属于二胎家庭的有155位,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 “知道二胎家庭很多,但已经超过三分之一还是出乎意料的。”负责统计的温三幼林老师表示。
为什么做二胎家庭的统计?林老师说,因为有别于一胎家庭,二胎家庭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据了解,该园大班一男孩在这学期开学后一反常态地调皮,老师觉察到可能有什么事情发生在男孩身上。在和家长交流后得知,原来妈妈在暑假生了妹妹,考虑妹妹还小,怕影响哥哥休息,就把男孩送到奶奶家,改由爷爷奶奶照顾。被“遗弃”的感觉导致了哥哥不正常的举动。
“二胎家庭中,容易被‘忽视’的往往是老大,所以,老大容易受伤害。”温州康宁医院副院长叶敏捷在门诊中遇到不少二胎家庭,咨询的往往就是老大的行为问题。
“报复”行为问题最多
“上世纪80年代,当独生子女政策推行时,出现了独生子女如何教育的不适应问题。现在,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宽,又出现从独生子女向二胎教育转变的不适宜,反映在第一胎孩子在二胎出生后性格发生了变化。”韩似萍表示。
“现在往往一个家庭第一个孩子出生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加上父母,6个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受到的关注度极高,孩子从小就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当某一天,生活中突然闯入另一个人,而这个人又是和自己有着竞争关系,让孩子一时无所适从,本能的就会寻找方式引起别人的关注,也就会出现各种报复性的破坏行为。”温三幼副园长王以棣表示,有些孩子在家里认为自己已经不受关注,进而将情绪带到幼儿园里,也就出现上述例子中小男孩的情况。
“用报复性的行为引起别人的关注,正是第一个孩子认为弟弟妹妹抢走自己的地位时进行抵制性的一种报复行为,以引起家长的关注。”韩似萍表示。
采访中,韩似萍举的一个朋友例子很说明问题。她的朋友在第一个男孩读六年级下半学期时生了女儿,一个学期过后,男孩小学毕业并强烈要求初中住校,当父亲的欣然同意。当时,韩似萍就提醒朋友说,孩子不是真的想住校,而是故意提出这样的要求来引起父母的注意,但是朋友不太理解。事实上,事情就如韩似萍所料,不到1个月,男孩就提出学校不好,寝室同学欺负他之类的说法,要求爸爸每天去接他回家。但是,学校和家相距甚远。爸爸求助并按照韩似萍的指导,和孩子进行了一次长谈,表明父母爱他的态度,在随后的两周时间里,爸爸约好每天在固定时间给孩子打电话,并一有时间就去学校看他,让孩子感觉到父母还是很爱他的,还是很关注他的。果不其然,两个星期后,男孩告诉爸爸,你不用每天再打电话了,这个时间他要和同学打球去。
两个阶段特别注意
“第一个孩子在6岁左右和12岁左右生二胎的家庭要特别关注第一个孩子的情绪。”韩似萍分析道,这两个阶段的孩子,一个处于自我意识形成期,一个步入青春期,都具有强烈的自我和竞争意识。
“没有从小让孩子懂得分享和责任,突然之间来了一个弟弟妹妹要抢走爸爸妈妈,势必让孩子因为弟弟妹妹的出生感到恐慌嫉妒,进而无所适从。”王以棣表示。
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心理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害怕父母对自己的爱被分割甚至失去。尤其对于第一个孩子,原来他占据优势地位,享有父母百分百的关注,但第二个孩子的降生从客观上改变了这样的格局,他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改变,重新确立自己的价值。所以,父母格外要关注这两个阶段大孩子的情绪变化。
经验不能直接复制
“老大照书养,老儿照猪养。”这是一位两个孩子妈妈的QQ签名。当然,这个妈妈的签名表明的只是一种态度,但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不一样,可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即使是兄弟的培养方式也不尽相同。
二胎家庭中,虽然第一个孩子容易受到伤害,第二个孩子出生时已经接受有个哥哥姐姐的现实。除了学会分享外,第二个孩子的压力也不小。妈妈在养第一孩子时经验不足,或者觉得第一个孩子身上没有实现的愿望嫁接到第二个孩子身上。
“不能老大钢琴学得好,就逼着老二学,老大成绩好,就拿老大当指挥棒。”韩似萍认为,父母平时要多观察孩子,顺应他的天性去培养。有些父母发现对老大采用民主的教育方式不管用,就对老二采取专制,很容易矫枉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