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加快五大支柱产业发展 有哪些政策利好?
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泵阀,是温州历经30多年发展而形成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统计显示,去年这五大产业规上总产值占温州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5.4%,其生产规模、装备水平、配套体系、市场份额、品牌形象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为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五一○产业培育提升工程”,努力做大做强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泵阀“五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网络经济、旅游休闲、激光与光电、轨道交通等“十大新兴产业”。
新近出炉的《五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和扶持政策》,确立了哪些振奋人心的目标、制定了哪些切实有效的路径、又透露了哪些成色十足的政策利好?记者一一为您揭开。
电气产业:冲刺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生产基地
总体目标>>>
按照“产品高新化、经营集约化、品牌差异化、配套国际化、产出高效化”的发展方针,以优化集聚、提升扩量为主线,通过实施“一核两区”建设思路,即将柳白电气新城打造成为电气产业技术核心,将乐清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电器生产集聚区,将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成套电器产品的生产基地;重点实施100个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完善特色化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在国内具有核心竞争力,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电气产业生产基地。
重点行动>>>
改造提升柳白新城,打造电气产业技术核心。加快推进柳市镇、北白象镇的强镇建设和其他功能区块建设,使之形成我国电气产业的技术集成区。
拓展集聚发展空间,形成两大生产基地区块。按照产业发展的要求,以乐清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电气产业的主要集聚区,大力推进乐清围垦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的金海园区为承载空间,规划1000亩土地空间。
加快低效用地再开发,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围绕两大生产基地,加快推进乐清环保产业小微园、翁垟创新创业园、电气配套产业园、紧固件小微园等建设,解决电气生产企业和新材料、表面处理等一批配套企业的生产空间问题。
政策利好>>>
保障重大项目土地空间。对符合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引领性高端项目,和对产业提升发展有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的大院名校共建研究所,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优先落实用地,并给予奖励。
促进电气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发展。鼓励工业电气质量监督检验和技术创新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向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型研究院提升,广泛吸引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资本参与平台建设。
鞋业产业:问鼎中国时尚鞋都
总体目标>>>
以产业特色化、设计时尚化、生产智能化、平台高效化、渠道多元化、品牌高端化为主要思路,推进鹿城“中国鞋都”时尚智造区、永嘉县时尚品牌鞋业产业园、瑞安时尚休闲鞋产业园、龙湾时尚女鞋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搭建创意设计、科技创新、现代营销和物流配套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温州传统鞋业产业向时尚型鞋业产业的全面升级,着力将温州鞋业产业打造提升为“中国时尚鞋都”。
重点行动>>>
重点发展高级定制、高端商务、时尚休闲、健康舒适、功能专用等鞋类产品,不断提升区域集聚水平;大力扶持龙头优势企业,引导优质要素资源向龙头企业和规模优势企业集中,重点抓好奥康、康奈、红蜻蜓等20家龙头企业的发展,发挥其在产业辐射、并购和品牌经营、虚拟经营等方式整合中小微企业,不断提升竞争优势。
政策利好>>>
保障重大项目土地空间,鼓励在符合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选择接近鞋业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的区域,建设鞋业配套产业园,并优先保障“小升规”培育企业和科技型、创新型鞋业配套企业入园。
服装产业:创建中国时尚服饰中心城市
总体目标>>>
以创新设计、品牌营销、精品制造三方面水平的提升为着力点,优化产业布局,完善配套设施,持续提升“中国纺织服装品牌中心城市”和“浙江省服装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水平,创建中国时尚服饰中心城市。
重点行动>>>
组建服装产业工业设计基地。到2016年,打造一个集设计师联盟、服饰研发中心、时尚设计培训、时装发布平台等功能于一体的服装工业设计基地。
建设温州服装高级时尚定制街区。根据现有商业布局,在中心城区选址建设温州高级时尚定制街区,吸引定制型企业入驻集聚,发展高端定制模式,打造具有全国知名度的“高级时尚定制中心”。
政策利好>>>
支持建设服装工业设计基地。对经认定的市级服装工业设计基地,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给予建设管理单位50万元奖励。服装工业设计企业(机构)及工业设计配套服务机构入驻市级服装工业设计基地的,经主管部门认定后,按每平方米每月20元给予补助。
支持建设服装工业设计中心。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服装工业设计中心,提高企业设计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市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汽摩配产业:力创中国汽摩配先进产业基地
总体目标>>>
以产业高端化、产品模块化、装备信息化、市场全球化为目标,坚持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大力发展特种车辆和摩托车整车生产、总成化模块、智能汽车电子、电子控制系统等产品;加快汽摩配零部件转型升级,拓展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产品配套新领域;延伸配套产业链,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培育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形成具有系统协作、互动创新、资源互补区域特色的现代汽摩配产业集群,力争成为“中国汽摩配先进产业基地”。
重点行动>>>
推进建设瑞安市国际汽摩配工业园、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海园区汽车制造以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础、瓯海区汽摩配总部经济园和平阳县新兴产业园区汽摩配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等4大园区,实施70个重点项目,提升10家龙头骨干企业,搭建国家级汽摩配研究中心和国家级汽摩配检测中心等2大公共服务平台。
政策利好>>>
保障重大项目土地空间,对列入年度市重大项目计划的、符合产业支持方向和原则,对汽车整车及动力、制动、转向、电子控制等关键零部件制造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的,按照温州市重大产业项目“一事一议”实施办法,给予特殊优惠政策。
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对入库税收首次达到3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5亿元和10亿元的汽摩配企业,由同级财政分别给予6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1000万元和2000万元的奖励。
泵阀产业:打造全国一流的泵阀产业基地
总体目标>>>
以“创新驱动、市场引领、集聚发展、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绿色、智能、超常、融合、服务”为方向,以产品创新、大企业培育、两化融合、开放发展为重点,依托温州市泵阀行业现有基础和能力,紧跟国内外泵阀行业发展趋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泵阀产业基地。
重点行动>>>
编制泵阀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导向目录,每年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创新项目和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以掌握核心技术,打通技术链,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
重点做好省市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培育,引导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新增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政策利好>>>
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按研发投入的30%以内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重点新产品、新装备每项奖励30万元。
对企业承担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研发项目的,给予每项100万元的奖励;对企业承担的国家级、省级各类技术创新项目的,每项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的奖励,对被认定为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的,按省奖励额的50%再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