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来妹,书香浸润她的舟山打工生活
35岁的孔桂丽,来自安徽太和县。14年前她来到舟山打工,丈夫则在外开集装箱货车。
她喜欢看书、旅行,随手写点小散文。她说,在书中,她收获很多,学到了淡然和释怀。
一杯牛奶、一份点心、一本书,这就是孔桂丽的读书时光。她说,自己的生活很简单,如同一颗被遗忘的白杨树,就喜欢一个人享受阅读时光。
享受散文和诗的打工女
无论是仓央嘉措的诗集、还是丁立梅的散文,都是孔桂丽手中的挚爱,当然,还有小沙女三毛的小说。
“在丁立梅的散文里和婺源相逢,明年春上时节是否可以亲身走一遭?好好工作,等攒够了银子,才会有诗和远方!”
她看了丁立梅的书,仿佛置身文中,随着那支笔走过一道道风景。
喜欢三毛的她去年还特地去小沙的三毛祖居走一走,看一看。
“看着关于三毛的点点滴滴,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当时的情景,仿佛三毛就在身边一样。”
只有初中学历的她,多年来依旧保持学习的热情,跟着儿子一起学一起看。她说,以前的知识一点没忘,而书看得多了,现在的学习状态反而比以前勤奋。
孔桂丽当年的家庭条件其实不错,因为当地打工潮盛行,她也和老乡出门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出来打工正是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这不也是人生学习的一部分吗?”
经济条件限制不大,所以她购书也相对自由些,一次买个十几本是常有的事。
光着脚、坐在地板上,随手翻阅一本散文,这就是孔桂丽生活中的常态。“这样看书有一种舒适的感觉,人很放松、很自在。只要不上班,我基本都会在家里看书。”
城市的小角落
曾有她的脚印
孔桂丽喜欢旅行。“舟山大部分地方我都走过,乌石塘、大青山、南沙……”除了旅游景点,她更喜欢寻找一些未被开发的青山绿水。
她是一个有心人,每每开着电动车,漫无目的地开,总能寻到好去处。她常给身边的朋友推荐那些透着大自然味道的“景点”。
她说,生活其实很美,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处处都是风景。她喜欢将这些美景分享给周围的人。
“有些地方名字我说不上来,都是远离城市、比较偏僻的小地方,我记得东港那边就有一个类似小山村的地方,还有不少用石头堆砌的老房子,相当有味道。”她说,这样的地方,就算是坐着发呆也很舒服。
今年去了杭州、去年去了周庄、前年去了西塘……每一年,孔桂丽都会出去走走看看,不喜大城市喧嚣的她,选择去那些有小桥流水的古镇。
从“简书”到朋友圈
一直默默记录
看书多了,自然也喜欢写点文字。
孔桂丽觉得,朋友圈就是记录自己生活的一个最好平台。“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更喜欢在朋友圈写一些生活记录。”不过她的朋友圈很少对别人开放,这是属于她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前几天,孔桂丽一个人去了里羊岩的龙潭。她在朋友圈这样写道:一路走走停停,山青翠巍峨,楼庭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墙壁上记载着这里上下五千年的历程;时代的变革,历史的沧桑,神话的缥缈!白墙黑字把这里的风土人情一一在陈述……
“这些文字就是我当时的心情。”她告诉记者,走到哪里写到哪里,虽有些仓促,但都是真情实感。在小桥流水的环境下,她可以随心所欲畅写一番,“这段文字就是当时在小溪边的桃树下写的,看物写物,就像画画一样,散漫的心如同散漫的文字。”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孔桂丽都喜欢用文字记录。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过了自己心里想要的生活方式。”她说,很多人都想过得舒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有些是生活所迫,有些是性情关系,但所有的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生活的意义。
“以前我在‘简书’上写,这个APP上可以发布一些原创,一般描述风景和生活比较多,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就会把眼里风景用文字记录下来。”后来因为软件原因,只能舍弃不用了。
除了看书、旅游,孔桂丽最近在儿子的指导下学起了吉他,“我平生不打牌、也不喜欢吃喝,就喜欢这些比较文艺的事情。”孔桂丽说,她就是拼尽力气想活得像自己。
书香弥漫的人生
越走越开阔
孔桂丽以特别的方式成就着自己的梦想,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化氛围。或许,这种现象在当下还是少数,但它非常难得地代表了一种珍贵的精神。
正如她自己所说, “我生来平凡但不想平庸。”
身边的朋友知道她的书多,便常常向她借书翻阅,她也乐于借书给大家。
“我觉得能和大家分享阅读的快乐是一件好事,现在看书的人不多了,大家都喜欢玩手机,所以我觉得身边的人喜欢看书,要都支持。”
她是个热心人,除了借书,她还是大干新居民义工队的一名志愿者。每个周六下午,她都会和老乡一起参加护河活动。“捡烟蒂、拾垃圾,大家都是风雨无阻。”她说,在舟山生活了十多年,这里早已成为她的第二故乡。
“蹉跎莫遗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让我们在喧嚣之中保持一份宁静的心态,多读书、读好。
记者:陈静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阿勒 硕懋 实习生:黄微晓
- 标签:lol人马出装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