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金华

“绿野仙踪”嵊山后头湾的陈年往事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10-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嵊山后头湾,现今雅称“绿野仙踪”。但在1959年,我去后头湾小学教书时,却是个默默无闻、偏僻冷落的小渔村。

初识后头湾

1959年9月初,我去后头湾小学任教。

后头湾,是个狭长、陡峭呈E字状的弧形港湾,长1000余米,海域广阔,海水清澈,风景优美。在此港湾内,从西到东,分布着三个自然村。据悉,西端的叫城子村,其民居建筑,密集地耸立于石壁陡崖之上,形似一座城堡。中间地势较平,位于港湾之中部,俗称中心村,为村委会和渔业大队部的所在地,又称后头湾村。东端即大塔村,习称东方村。而我即将执教的小学,就在此处。

我做梦也未曾想到:一所学校,居然没有校舍、没有文体设施和运动场,更无老师的宿舍和食堂,所有的教室和办公场地,都是租用当地群众的房子,外地来的老师,只能寄居和搭伙在居民家。学校的简陋和艰苦,可想而知。

更有甚者,一个班级居然有几个年级混合在一起,俗称“复式班”,

每周末下午,我与郑国辅校长都要到箱子岙的中心小学去开会学习。而从后头湾去箱子岙,要攀登一个高耸入云的山峰。其间,只有一条山路,咽喉小道,直陡弯曲,计有千级台阶,仰头望去,登山似登佛顶山。

“三三”制教学

在后头湾这样条件下,要想提升教育质量,并非易事。一是“复式班”该怎么教?一堂课仅有45分钟,几个年级同时上课,你怎么分配?如果处理不当,教室里就不安定,这堂课你怎么坚持下去?又怎能保证教学的进度和质量呢?二是学生的年龄和水平,参差不齐。三是后头湾的村民,以渔为业,读书仅为识点字,读书好坏并不在意。而在墨鱼汛,学生往往要被家长叫去拖墨鱼,所以在校的学生,旷课逃学,习以为常。这是我面对和必须破解的难题。

后来,我思考了一下,上课采取“三三”制。上课时,我先用1/3时间,即15分钟,先为三年级上课,让五年级的学生预读新课文。而后,叫三年级的学生做作业,我为五年级上新课,并布置作业,也是15分钟。还有1/3,我下去巡视各年段的作业情况,并当场解惑和辅导。时间上,大致把握如此,但非绝对。尤其在下课前,我预留了三五分钟,对本课的内容及其重点和难点作概括性总结,并与学生互动。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完成了作业,下课后就一身轻松了。实践证明,我的“三三”制行之有效, 并因我生动活泼的“启发式”教育,使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

后头湾奇事

后头湾地方并不大,但奇事不少。东方村东端,有个青石子坑,坑内有个小沙滩,滩上有很多大青石。大青石的表面,似青瓷般圆滑光亮,像被什么磨过似的,而小沙滩的沙粒,色泽金黄而柔软。据传,一百多年前,这里是东海鲨鱼的产卵场。由于鲨鱼的卵较为特殊,它要在大青石上挤压后才能产下,并粘附或埋在细沙里。待几天或几周后,孵成幼仔,这才有青石子坑的奇特景观。现今,当地还流传着百余年前,渔民们“布网捉鲨”、赤膊下海与鲨鱼博击的勇猛故事哩!

1960年的春夏之交,在立夏节前后,有天早晨,风轻云淡,旭日高照,我在后头湾的山路上跑步健身。突然,我发现东方村的东山嘴外,海面突然波涛汹涌,浪花飞溅。我想,怪哉?海上无风,何故起浪?再一细看,我惊叫一声:“啊呀,不得了呀!”

成千上万的蓝色海豚,在大鲸鱼的率领下,排列成阵,前呼后拥、拱头甩尾,上下翻滚,并且是由东向西,穿波逐浪,跳跃前行。这样的场景,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直至全部海豚过境为止。这可是我从未见过的惊心动魄的壮阔场面。

关于后头湾为何成了无人村?因交通不便,医药、教育等设施落后,从上世纪90年代起,村民们开始陆续搬迁至箱子岙。至2002年,后头湾人去楼空,正式撤村。回归自然的孤岛荒村,慢慢形成了“绿野仙踪”美丽而独特的景观,成为一个童话中遗失的村落。

【作者】金涛

来源:舟山晚报《千岛文史》版

编辑:严婷 阿勒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