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嘉兴

关注经济发展 聚焦社会民生 嘉兴市政协提案办理落实有力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1-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市区禾兴南路与环城北路交叉口建设“导流岛”,有效缓解了路口的拥堵情况。摄影记者冯玉坤

  长期以来,提案都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通过政协提案办理,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社会民生改善。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以来,共收到以提案形式的意见建议449件,经审查作为提案立案交办的421件(包括被归并提案117件)。这些提案涉及嘉兴市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城市治堵等社会热点问题。提案交办以来,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切实落实,在3个月的规定时间内大部分提案已经办理完成。

  建言交通治堵

  破解城市“行路难”

  近年来,随着嘉兴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人口总量大幅增加,城市交通需求总量猛增,给嘉兴市道路交通带来巨大压力。据统计,从2010年到2012年,嘉兴道路发展和市民汽车购买量非常不均等,道路从550公里发展到645公里,发展速度不到10%,然而私家车拥有量从12万辆增加到18万辆,增长幅度达到22%。特别是缺乏安全、便捷的慢行交通系统,行人与车辆混行争路的矛盾严重,既降低出行效率,又存在安全隐患。今年“两会”期间,多名政协委员为城市治堵出谋划策。

  市政协委员李静认为,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影响嘉兴市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的焦点问题,也成为影响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的一大“瓶颈”。“尤其是辅成小学、嘉兴实验初中、嘉兴一中等品牌中小学门口交通更是拥堵,已经成为市民早晚出行时段人见人怨的‘肠梗阻’。”李静在提案中表示,设置过街天桥,能够缓解交通矛盾,避免车流和人流平面相交的冲突,方便市民安全通行。

  “中山路与禾兴路交叉口,属于嘉兴市主要商业中心,有江南大厦、戴梦得购物中心、旭辉广场、电信营业厅等,是人流和车流量聚集区域,行人与车辆混行争路的现象最为严重。”市政协委员冯琪珏通过提案建议,在中山路与禾兴路交叉口修建人行天桥,积极建设人与环境和谐的慢行交通系统,以减轻嘉兴市道路交通压力,缓解交通日益拥堵的现象,提升嘉兴市作为最佳宜居城市的形象。

  除了中心城区外,还有不少委员将目光投向了中环路段,这些区域同样容易出现交通拥堵。“中环南路作为连接嘉兴城市东西方向的快速通道,如今也经常发生交通拥堵现象,从国际会展中心到汽车商贸城短短3公里多路程,有七八个交通信号灯,平均约500米一个,难以起到快速通行的作用。”市政协委员辅浩生在提案中建议,规划建设中环南路高架,加快车速,缓解中环南路车流量过大、道口太多限速通行的现状,同时可分流主城区的车流,缓解主城区路面道路交通拥堵压力。

  市政协委员们的这些提案,受到了相关承办部门的高度重视。市治堵办表示,中山路与禾兴路口、中山路与建国路口行人立体过街设施即将启动建设。目前,中山路道路综合整治方案中对这两个路口建设行人立体过街设施已有设计方案。而对于快速高架通道规划建设,嘉兴市已委托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初步完成构建市区“两环七放射”快速路网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完善城市快速路网系统,目前已编写完成了《中环路快速化改造方案》的初稿。

  助力大运河申遗

  推动嘉兴旅游发展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在悠悠岁月中已流淌千年。大运河横穿嘉兴,北起秀洲区王江泾,南到桐乡崇福镇,全长81.22公里,是水上交通要道。对嘉兴而言,大运河不仅是千年历史兴衰的见证,也传承与延续着一方的文脉。为保护大运河,近年来,我国积极将大运河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嘉兴也为大运河申遗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许多政协委员建议,要积极保护好大运河,同时也要借助大运河申遗之力,助推嘉兴人文旅游发展。

  市政协委员陈伟平表示,长期以来,嘉兴市区旅游基本依赖南湖这张红色牌子,旅游市场缺少持续做大、做强的空间和生命力。他建议,一方面继续做好嘉兴红色旅游,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嘉兴人文旅游。“我认为,文生修道院的周边是嘉兴运河文化资源最集中的区域,可以依托已经修复的文生修道院建立‘运河文化展示馆’。”陈伟平表示,同时可将文生修道院定位和发展与周边环境的整治和建设同步考虑,以城市有机更新为契机,加快该区域的投入建设力度,打造一个以文化为主,供市民参观、休闲、活动的高雅场所。

  “我觉得在推动大运河嘉兴段申遗过程中,不仅要挖掘大运河沿岸丰富的文化元素,更要加强对运河沿岸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和两岸绿化造林工作,使运河成为集防洪、旅游、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经济河与生态河,为嘉兴市筑起一条绿色的屏障,打造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市政协委员曾正君、张炜、池晓明、蒋灵云等在提案《关于扮靓大运河,编织新景观,做好大运河申遗基础工作的建议》中提出,运河嘉兴段涉及多地,建议在市级层面成立领导小组,实现上下游联动。同时,从严查处各种侵害运河肌体的不法行为,加强两岸绿化建设。

  收到这些提案后,相关部门认真调研,听取委员意见建议,积极落实提案办理。今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及第46项世界遗产,嘉兴110公里运河河道和长虹桥、长安闸两个遗产点入选其中。相关部门表示,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将严格按照《大运河(嘉兴段)遗产保护规划》予以实施,保护好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其历史风貌。同时,依托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加快运河文化旅游休闲的发展,做好建设与服务业发展规划,通过资源整合与环境提升,将运河的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关注上海自贸区

  推动新一轮融沪战略实施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成为中国经济新的试验田,实行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作为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城市,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将对嘉兴市经济产生很大的带动作用。因此,上海自贸区甫一成立,就受到嘉兴市许多政协委员的密切关注。

  那么,嘉兴市如何抓住上海自贸区机遇加快自身发展呢?市政协委员顾小萍建议,充分挖掘嘉兴自身的优势潜力,密切跟踪政策制度创新。“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研究上海自贸区相关政策细则,紧密结合嘉兴市实际,进一步厘清嘉兴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同时挖掘自身的独特优势与上海错位发展。嘉兴港是浙北地区唯一的海港和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嘉兴市可以利用港口和航运的优势,发展大宗商品的中转贸易,以及以大宗商品的储运、中转和加工为主的现代港口物流业。”

  市政协委员俞红平在提案《以上海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嘉兴实施新一轮融入上海战略的建议》中提出,积极争取把嘉兴作为浙江省的上海自贸区建设改革配套区进行试点,充分发挥嘉善县域科学发展观示范点的政治优势,力争将嘉善纳入上海市政府发展规划之中,借鉴舟山港综合保税区获批的经验,加快推进嘉兴出口加工区转型综合保税区,并在条件成熟时,积极争取第二批自贸试验区“牌照”。

  “我们要争取上海自贸区设立后溢出的各类先进项目到嘉兴落地生根。”蒋加伟、胡晓云等市政协委员表示,嘉兴拥有众多品牌进出口企业和省级以上出口基地,物联网、服务外包、工业设计、文化创意、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要抢抓机遇,依托上海集聚的要素资源和制度优势‘借鸡生蛋’、‘借船出海’,积极接轨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深化嘉兴市外贸转型改革。”

  为接轨上海自贸区,嘉兴市充分发挥区域自身优势。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嘉兴市深化接轨上海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市政府下发了《2014年嘉兴接轨上海工作实施方案》,将对接上海自贸区列入了接轨上海的主要工作内容。市政协委员的提案建议进一步加快了嘉兴市与上海自贸区的接轨。市合作交流办等部门通过调研形成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嘉兴市新形势下实施融入上海战略的影响与建议》等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参考。规划部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产城融合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对自贸区建设带来的贸易领域机会、外汇管理便利、金融业务外溢,以及产业衔接等方面的溢出优势,进行了系统研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