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爆炸式”发展 当年的“飞机场”去了哪里
原题:城市“爆炸式”的发展,让人措手不及之外是惊喜 当年的“飞机场”去了哪里
曾经8米宽的中山路人民广场段(1984年摄)
建设中的中山西路桥(1985年摄)
1964年、1983年、2004年,中山路的历次拓展整修与“20”结缘,中山路的不断成长奠定了嘉兴的“城市身份”。城市“爆炸式”的发展,让人措手不及之外是惊喜。“这次将是中山路第四次改造了,这次等不到20年了。”作为中山路发展变化的见证者,嘉兴市的老摄影家杜镜宣用相机讲述了一个悠长的故事,为时代的变迁留下深刻的烙印。
当年的中山路
被誉为“飞机场”
杜镜宣是嘉兴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也是这座城市变化的记录者,他用一张张照片串联出一个完整的时代。
“我是1962年到嘉兴的,当时中山路上还铺着条石,很古老的那种。直到1964年才撬掉改为柏油路面。1983年,中山路要拓宽的消息传出,街面宽度要从8米拓宽成40米,这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大家都说这不是马路,是‘飞机场’。”这个让大家沸腾的消息宣布后,杜镜宣已经端起相机奔跑在街头,他要留住中山路的旧貌,也要定格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亲眼目睹“浙北第一大道”的形成。
当年的嘉兴城区,因为大运河的阻断,主要是在大运河以东发展,但城东有铁路,城南多河道,城北有大范围厂区,而城西是大片农田。当时,最初编制的嘉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嘉兴城市发展方向“西进”,这是突破城市发展的瓶颈。
当年,作为嘉兴跨度最大、桥面最宽的一座城市主要桥梁——中山西路桥面临着技术和工期两大难题,而施工期又逢不适合路桥建设的冬季。参与建设的施工人员介绍,64根灌注桩的浇注是中山西路桥建设的一个重点,刚开始,每天只能浇注两根灌注桩,随着时间的推移,浇注工艺越来越熟练,每天能完成五六根。80多名施工人员起早贪黑,按时完成了每片重达68吨的桥梁构架吊装。
“那个钢筋特别粗,灌注桩也是特别加固的,我问当时的施工人员,为什么要这么粗。他们告诉我,‘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座桥用个上百年没问题。”中山西路桥建造时,杜镜宣几乎隔几天就跑去工地上,现在被水泥覆盖的钢筋,我们能在他的照片中看到过去的“刺猬状”。
每一次改变的效果
让事实说话
1985年12月29日,“两桥一路”通车典礼隆重举行,嘉兴这座城市从此迈进了崭新的成长道路。“我后来登上了飞机,拍下了我们城市中心的这条卧龙——中山路。每次,去外地跟其他城市的人交流工作或者学习,我们都很自豪地说我们有一条‘浙北第一大道’。”时隔这么多年,说到这里,依然能从杜镜宣的脸上看到当年的豪情。
自豪者有之,异议者有之。1983年中山路改造时,还引来一部分的不理解,有人讥笑它是“飞机场”。这么宽的路,嘉兴有必要造吗?道路中间设置绿化,嘉兴有必要吗?拆迁费用从哪里来?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政府在搞“脸面工程”。
但事实证明,当年的规划与决策是具有先见性的。曾经的“飞机场”,30多年后,在汽车时代,40米宽的道路也显得捉襟见肘,不要说让一辆车快快地“跑”起来,在早晚高峰期,城市“堵”病发作,要“跑”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现在来看,当初政府的规划与决策是正确的。
今年这次中山路的大整修,要建立起公共交通的快车道,加速中心城区的车流循环,这是有利于百姓出行的好事。但也有人对公交车专用道能否真正发挥作用提出异议。“每一次的改变,总会引来不同的声音,就像过去中山路被笑称是‘飞机场’一样。这次的中山路改造是否真的能缓解城市拥堵,我相信可以用事实来证明。”在杜镜宣看来,“风物长宜放眼量”。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