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像60岁!30多岁的他无奈退出“杭马”!这个问题不少跑者都有
30多岁的郑先生(化名)是一名跑步爱好者。他每周都要安排3次跑步,每次大约15公里,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很多年。
然而,前段时间他发现自己的“脚脖子”时不时会出现刺痛感,尤其在跑完之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01
30多岁的运动爱好者踝关节却接近60岁
郑先生一开始并不在意,然而这种疼痛逐渐加剧,甚至开始影响跑步,他这才来到了杭州马拉松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丁建平的诊室。检查后,丁建平惊讶地发现,郑先生影像报告中的踝关节完全不符合他30多岁的年龄,反而更像 五六十岁的踝关节状态。而更加严重的是,这种损伤是 不可逆的。
那么,郑先生该怎么办呢?“省着用”是丁建平给出的建议。
对郑先生来说,需降低跑步的频率和强度,今年的杭马他是不适合参加了,如果真的想去,建议报名半马或迷你马。但是,如果在跑步过程中出现不适,他需要立即停止并及时就医检查。
丁建平正在分析患者的影像学报告
杭马将在11月22日上午7点30分鸣枪开跑,相信跑友们都跃跃欲试了吧。但是近年来,随着马拉松运动的普及,运动伤害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关注到这一问题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在今年8月底增设了杭州马拉松运动医学研究所。
研究所对113例无症状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做了踝关节MRI研究,发现其中出现踝关节异常改变的占比竟然高达 79%!
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比例。为此,丁建平提醒大家: 踝关节无症状不等于没有损伤。事实上,很多运动爱好者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慢性损伤。
02
这几种情况,都会伤害“脚脖子”
丁建平介绍,由于 解剖结构繁多,又是 人体第三大承重关节,所以,马拉松运动员们平时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就是踝关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脚脖子”。
同时, 踝关节还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的负重关节。在跑马过程中,人体要承受大约相当于2~3倍自身体重的地面反作用力,这也是踝关节容易发生损伤的原因。
以下集中情况,容易伤害踝关节:
周跑量过大时:可能导致踝关节骨骼、肌腱、韧带的过度使用及疲劳积累而产生损伤。
跑量不足时:会造成基本肌肉力量和耐力的不足,也易导致损伤。
落地模式:“骨和韧带损伤”后足落地损伤概率更高,“腱鞘周围积液”和“跟腱病”前中足落地损伤概率更高。
其他:扁平足、高足弓、路面不平等原因也会导致足踝受力改变,导致踝关节损伤。
03
“踝关节”常见损伤及预防
肌腱损伤
病例一
基本信息:女性业余马拉松运动员,48岁,跑龄6年,配速6:30min:sec/km,周跑量40km,前中足落地模式;
检查所见:右踝关节MRI矢状面fs-PDWI示跟腱末端条状高信号区,跟骨跟腱附着部呈斑片状高信号影(箭头所示);
诊断:右侧跟腱病。
病例二
基本信息:男性业余马拉松运动员,42岁,跑龄5年,配速5:20min:sec/km,周跑量65km,前中足落地模式;
检查所见:右踝关节MRI横轴面fs-T2WI示胫后肌腱、趾长屈肌腱、
- 标签: 靶场上练瞄准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