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摘得省级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八一”前夕,四年一度的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传来喜讯,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发文,对获得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的城市进行表彰,嘉兴市与下辖各县(市、区)均名列其中。继两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之后,这是嘉兴连续六次摘得这一省级桂冠,也是嘉兴市首次实现县(市、区)省级双拥模范城“满堂红”。
“嘉兴的军民融合发展是真正的融合。”在模范城创建评比中,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给出了这样的高度评价。“六连冠”、“满堂红”是怎样炼成的?“拥军办实事,视官兵如亲人。”“爱民见行动,把第二故乡当家乡。”这是嘉兴军民给出的坚定回答。20年斗转星移,在“红船精神”的发祥地,3915平方公里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热潮从未停歇。
拥军优属携手谱写鱼水情
军人和军属遇到难事去找谁?过去,解决问题至少要往镇(街道)一级以上跑,但是在桐乡市,“拥军优属服务站”遍布175个村、34个社区,确保了军人与军属的诉求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拥军优属工作要落到实处,“最后一公里”是关键。近年来,嘉兴不断探索,打响了一系列基层拥军品牌。2012年,南湖区新丰镇组建了“新丰企业家拥军协会”,积极解决退伍军人回乡就业问题;平湖市率先出台《重点优抚对象和驻平部队官兵特殊困难家庭慈善救助实施方案》,目前已为42名家庭特殊困难的驻平部队士兵提供慈善救助十多万元;海盐县建立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双拥工作现场会和研讨会制度,并在“两新”组织建立双拥工作服务站。
据了解,目前,嘉兴市和各县(市、区)、各镇(街道)以及驻军团以上单位实现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覆盖,形成了以双拥领导小组为龙头、以成员单位为主体、以基层服务组织为基础,双拥工作级级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双拥新格局。在基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各地军民纳凉晚会、迎“八一”百姓大舞台送戏进军营文艺晚会、小学生听退役老战士讲从军经历等活动精彩纷呈;96345的党员志愿者更是多次开展进军营活动,为军人开展家电维修、义诊、理发等志愿服务。
据统计,四年来,嘉兴市发改、国土、财政等部门共为十余个涉军项目提供土地、资金支持和建设审批,涉及项目资金达3.8亿多元;交通、供电、水务、移动等部门先后投资1400余万元。在优抚安置方面,嘉兴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据统计,嘉兴每年各类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提标幅度均达到10%以上,全面实行义务兵优待金制度,嘉兴市各级医疗机构4年减免优抚对象医疗费用共计600多万元。
拥政爱民合力浇灌双拥花
“视官兵如亲人”正在成为嘉兴市各级各部门的自觉行动,“将第二故乡当家乡”也是广大驻嘉部队官兵共同的心声。
在秀洲区洪合镇,每月“绿军装”的到访是敬老院里几十名孤寡老人共同的牵挂。从1996年开始,驻嘉某部卫生队的战士们坚持每月为老人送医送药、打扫卫生,并送去生活用品。今年,该卫生队更是与洪合镇民政办签订了《军民共建公约》,双方约定,部队主动发挥专业优势,为洪合镇敬老院提供医疗服务,为地方群众随时提供紧急援助。
驻嘉部队在致力于军事斗争准备的同时,以赤子之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自觉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据统计,近年来,仅抗击台风一项,嘉兴市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就先后组织过上百个应急救援分队,出动精兵强将近5万人次参加抢险救灾工作,累计搬运沙袋20余万袋,筑堤50公里,抢运各类物资1000余吨,及时劝导转移群众3.4万户(人)。
近年来,在嘉兴市及各县(市、区),通过军地座谈会、军政首长联谊会等形式,军地之间互通驻地经济社会发展、部队全面建设和双拥工作情况,积极争取相互关心支持已经成为一种惯例。近4年来,各级各地举办国防教育讲座500多场,嘉兴市培育“少年军校”示范学校50余所,创建省(市)级国防教育基地11个,组建“双百”国防教育宣传员队伍,95%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开展国防教育。
“市场运作,军民兼容”是军民共建的全新理念,近年来,浙江“来宝精工”与中国航空工业标准制造有限公司签订军企民企并购协议;海盐“双赢管件”与第5720工厂签订“超高压软管总成技术”合作协议。驻嘉部队也充分发挥军事设施的民用效能,大力支持嘉兴市港口、水利、交通、通信等项目建设,为嘉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