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嘉兴

上半年全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嘉兴“优秀”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1-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昨天,记者从市治水办获悉,省环保厅日前正式发布通报,公布今年上半年全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结果,在11个设区市中,嘉兴市被评为“优秀”。据悉,这是自2009年我省实行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以来,嘉兴市取得的最好成绩。

  通报结果显示,今年1月至6月全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评价嘉兴市区为“合格”,海盐县和平湖市为“优秀”,嘉善县、海宁市和桐乡市是“良好”,嘉兴市首次被评为“优秀”。三个评价水环境质量的指标也分别有所好转,出境高锰酸盐、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5.66mg/L、1.60mg/L、0.241mg/L。其中高锰酸盐指数已经达到功能区的目标要求,也就是Ⅲ类水的标准,同比改善1.05%;出境氨氮好于入境,同比改善22.7%;出境总磷好于入境,同比改善27.2%。

  自2012年嘉兴市开展以“河长制”为核心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底,省委、省政府作出“五水共治”重大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将“五水共治”作为扩大有效投资、倒逼经济转型发展的第一要务,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首要抓手,作为增进人民福祉、打造幸福民生的头等大事,认真贯彻落实省“五水共治”办的各项工作要求,举嘉兴市之力推进“五水共治”工作。

  市领导高度重视“五水共治”工作。今年2月13日,嘉兴市召开“五水共治”三级干部大会,市委书记鲁俊要求嘉兴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势如破竹推进“五水共治”,共同谱写美好中国梦的嘉兴篇章。市、县、镇三级均明确了工作目标,提出了工作措施,挂起了作战图,亮出了任务表、进度表、责任表。市政府今年出台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等五方面的三年行动计划,提出2014年至2016年总体目标、主要措施等内容。

  同时,嘉兴市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工作通报制度、督查督办制度、工作考核制度、水质监测制度、联动推进机制等一系列层次清、责任明、约束强的治水新机制。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市“五水共治”办主任办公会议、各县(市、区)“五水共治”办主任会议,每季召开一次市级“河长制”责任部门会议,交流工作、部署任务。每月通报“清三河”进度,每周通报违章猪舍拆除进度。市委、市政府成立8个专项督查组,每月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水环境专项督查工作,查找问题,督促整改。市委、市政府将“五水共治”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市、县两级均制定了“河长制”考核办法。市“五水共治”办对34条市领导担任河长的“河长制”河流每周开展一次水质监测,实行水质周通报、月分析、季点评机制。

  “包河到人”是实施“河长制”的关键,也是推进“五水共治”的有效保障。嘉兴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进“河长制”,市、县、镇、村四级领导主动请缨担当河长,积极参与治水工作。目前,嘉兴市共有市级河长17位、县级河长225位、镇级河长1453位、村级河长3478位,嘉兴市1.3万公里河道实现监管和治理全覆盖。嘉兴市全面推行环环相扣的链式工作法,河长亲临一线,巡查调研、查找问题、督促治理,完善“一河一档”、落实“一河一策”,认真担当治河重任。各地继续深化“河长制”,创新“河道认领制”、“义务监督员制度”等治水新机制,新增了一批“浜长”、“段长”、“公里长”、“堤长”、“民间河长”、“河道警长”等治水新生力量,进一步织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遗漏”的治水网络,将保洁、清淤、清障、拆除违章建筑和维护水利设施等“水岸同治”责任进一步落实到人。

  为加快推进水环境治理取得实效,嘉兴市紧抓关键环节,统筹“五水共治”。市委、市政府将“清三河”和污水管网建设列入今年市政府民生项目,全力打响治水“当头炮”。通过制定《嘉兴市“清三河”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阶段任务、工作内容、整治标准、年度工作安排和要求、保障措施等。开展“地毯式”排查,公示“三河”情况,经过细致排摸,嘉兴市共有“三河”2816条、1787.1公里。市“五水共治”办对“三河”进行身份登记,实现“一河一码”,建立半月进度统计、每月排名公布、季度督查暗访、年度抽查考核等制度,推行“统一编号制、全程跟踪制、验收销号制、考核奖惩制”。目前,垃圾河清理已基本完成,黑河、臭河清理正全力推进。市“五水共治”办制定了“嘉兴版”验收标准,将通过自查、互查、抽查等综合检查方式,完成已整治河道的验收工作,并实施常态督查,巩固长期成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