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嘉兴拆违量居全省第三 年内基本拆除违建猪舍
每天清晨或傍晚,南湖区大桥镇由桥村的陈富强总是习惯来到家门口的方升桥港河道沿线走一走,呼吸下新鲜空气,放松下疲惫的心情。让他欣慰的是,河水变清了,鱼虾又重现了,“我把渔网放到河里,几乎每天都有‘收获’。”
陈富强是典型的养猪户,存栏多达几百头。2个月前,他下决心拆除了面积200多平方米的猪舍,并投资10万元左右转产搞起了藏红花种植。他乐滋滋地说:“家里吃饭再也不担心苍蝇了,晚上也可以睡个安心觉了!”
行走在南湖区各个镇,众多农户家的猪棚已经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里。到6月底,南湖区就有11899户农户拆除了违建猪舍共235万多平方米。而放眼嘉兴市,拆除违建猪舍达664.26万平方米。
近日,记者从市建委和市“三改一拆”办获悉,除了违建猪舍外,其他的各类违法建筑拆除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今年上半年,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136.74万平方米,拆违量居全省第三。
嘉兴拆违动真格
拆违量全省领跑
海宁许村镇孙桥村是“中国家纺第一村”的发源地,从上世纪80年代起,几乎家家户户从事织机加工,是海宁排摸出的违法建筑严重村。
不过,从今年起,许多农户先后拆除了违法建筑。上月上旬,孙桥村党总支书记戚永明也请来了专业拆房队,拆除了违法建筑。按照镇里部署,到8月底,全村20多个大户必须完成拆违工作。
而这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动真碰硬。6月上旬,海宁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对5名拆违不力的村书记进行停职处理,并要求于这个月的15日前拆除到位。在此影响下,拆违工作扎实推进,到目前海宁已累计拆除各类违法建筑超过300万平方米。
其实,今年以来,在嘉兴市各地,围绕“清三河”、春季水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全面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并开展了“截污清源”拆违百日攻坚行动,全面拆除“三河”沿线污水直排、污染严重的违法建筑和违建养殖棚舍,完成了153条垃圾河河面垃圾清理。此外,还全面启动并强势推进河道、公路、基本农田、建成区违法建筑拆除“百日攻坚”行动。
市“三改一拆”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到6月底,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136.74万平方米,完成上半年市下达任务,拆违量居全省第三。统计还显示,今年上半年,嘉兴市“三改”开工面积751.18万平方米,通过“三改一拆”行动拆出土地面积1144.38万平方米。
年内基本拆除违建猪舍
众多农户要和养猪说“再见”
由桥村是典型的养猪大村,全村有600多户农户养猪,每年生猪的出栏量超过30万头,成了大桥镇名副其实的养猪第一村。
如今,在该村,一排排违建猪舍先后被拆除。该村党支部书记魏良告诉记者,去年该村已拆除了6500多平方米的违建猪舍,今年将剩余的9500平方米违建猪舍全部拆除,“今后村里再也听不到猪的嚎叫声了,也闻不到猪粪臭了。”
南湖区是嘉兴市生猪养殖重点区域,在去年已拆除近200万平方米违建猪舍的基础上,各镇强力推进违建猪舍拆除工作。最近一个多月,全区保持日均拆除违建猪舍超3万平方米的速度。
到6月底,嘉兴市共拆除违建猪舍达664.26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上半年拆除违建猪舍602.2万平方米的阶段性目标任务。猪舍拆除了,农村的空气质量和水体质量得到改善。南湖区农户肖根富时常到河里去捕鱼,他高兴地说:“现在环境好多了,心情也舒畅了。”
记者了解到,根据市政府要求,年内将基本拆除违建猪舍。目前,嘉兴市各地正强力推进中,众多农户纷纷转产转业。余新镇普光村农户朱阿毛也带头拆除了家里的违建猪舍,搞起了蜗牛养殖,收益并不比养猪差。
全面推进“无违建”
记者采访获悉,虽然嘉兴“三改一拆”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总体来看,相关配套政策有所滞后,嘉兴市区域还存在不平衡现象,距离全年的目标任务压力仍不小。
市“三改一拆”办有关人士介绍,下半年,将组织开展“拔钉清障”拆违百日攻坚行动,再掀拆违新高潮,有序引导违建拆除重心由涉农领域转向非农领域,重点突出集镇区、城郊接合部、工业园区等区域疑难户、困难户、钉子户违法建筑拆除工作,巩固主要道路、河道沿线拆违成果,使“无违建”创建行动力度不减、声势不降、精神不散,为嘉兴市完成年度任务和年底省级验收夯实基础。
据悉,市相关部门还将以暗访抽查为手段,建立常态化“无违建”创建推进模式,并启动“无违建”示范镇(街道)验收和“无违建县(市、区)”考核准备工作。同时,还计划组织开展“无违建”创建现场会,同时加大拆、改、用的力度,因地制宜利用好拆后土地,努力落实拆后土地规划和利用“零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