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杭州

杭州市民“拷问”大气污染 汽车尾气治理为何效果不佳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1-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今日早报记者 钱祎 张文华)昨天一早出门,不少上班族戴起了口罩。很明显,杭城的空气又明显遭到了雾霾的侵袭。

  来自省气象台的监测,昨天早上7时,杭州重度污染,8-9时中度污染,10-11时轻度污染,12-14时轻微污染,15-16时轻度污染。总体来说,杭州昨天主要以轻度-中度污染为主。

  据省气象台专家分析,这次的雾霾,主要是杭州久晴少雨,而上一股冷空气过境后,空气扩散条件较差,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清除。

  21日开始,又有冷空气影响我省,华北第二轮雾霾也可能随之而来。杭州的空气质量不容乐观。

  而在昨晚7点,2014年杭州市“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第二场的主题,正是推进大气污染治理,重点评议机动车尾气污染和建设工地扬尘源头管理。

  杭州环境监测站的PM2.5浓度为何直线上升?外地“黄标车”入城为什么不拦截?来自社会各界的民评代表们在现场向各相关部门领导抛出了一个个犀利的问题,拷问充满了“火药味”。

  拷问1

  和睦环境监测站的PM2.5浓度为何直线上升?

  这几年,在杭州一个个建设工地拔地而起,造成大量扬尘污染。

  全杭州一共有10个环境监测站,设置在和睦小学的监测站原本居第4位,而从今年1-9月的统计数据来看,和睦监测站的PM2.5浓度直线上升,已经成为10个监测站中最高的。

  这个疑问和不解,首先被带到了问政现场。

  杭州市拱墅区副区长王牮向市民们表达了歉意:“这附近的通益路沿线是拱墅和余杭的交界,这一区域是我们管理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接着,王牮分析了客观原因:“整个区域工地特别多,大体量的建设工地就达到二三十个。现在有4个重大污染点,其中3个是上北混凝土公司,还有1个是主城区渣土外运的码头,平时可能有大量车辆进出。”

  现场主持人立刻追问:“为什么在重点监管区,这些企业还做得这么不到位?难道是贯彻的措施跟不上吗?”

  王牮解释说:“通益路沿线经过近两年的整治,石祥路以南有明显改观,但石祥路以北效果仍不理想。对此,我们要反思。”

  那么,加强管理力度具体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主要深化3个方面。一是‘点’上的工业扬尘管理和治理,也就是工地的出入口;二是‘线’上的运输环境;三是保洁措施,也就是清洗的密度和频度。”王牮说,“我们下一步要加大整改力度。”

  拷问2

  政府反复检查,工地屡教不改,症结在哪?

  现场播放了一个短片,多辆渣土车进出工地都没有清洗和铲泥,运输过程中也完全没有密闭,造成渣土掉落。

  2014年上半年,杭州市建委直属的治安监总站进行日常巡查和督察1886次,签发整改通知书1149份。

  有民评代表提问:“为何花了这么多精力,但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相关职能部门对整改通知书有没有具体的事后监督措施,对整改不到位的工地有没有处罚措施?”

  杭州市建委副主任裘新谷首先分析了问题:“根源还是施工单位没有落实相应的措施。今年4月1日,杭州市出台规定,明确要求渣土运输车在工地出车以前必须清洗干净。另外,要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加强工地的监管,违法违规一定要严肃查处。”

  既然有明文规定,为何渣土车扬尘还屡禁不止?

  “可能是违法成本太低。”裘新谷说,“现在杭州市的行业条例上,处罚力度最高是5万元。刚才讲到的行政手段,就是要把违法企业纳入信用体系,把扣分和承接新工程、招投标挂钩,通过这样来进行整治。”

  对此,杭州市城管委副主任赵美英补充说:“控制城市扬尘也是城管委今年的工作重点。我们对杭州市529条道路和1762条街巷实施洒水、清扫、保洁措施,今年又购置了5台喷雾车来最大程度地降尘。对重点工地,采取落实人、小型冲洗车跟上,洒水频次再跟上,再加上夜间道路的清洗,还会注意在作业过程中避免形成二次污染。”

  拷问3

  光禁本地“黄标车”,外地“黄标车”怎么管?

  这几年,杭州市正在进行“黄标车”淘汰工作。一辆黄标车排出尾气中的PM2.5相当于30辆绿标车的总和。而杭州平均每年约淘汰3万辆本地登记的“黄标车”,按计划,2015年能完成全淘汰。

  现场有民评代表质疑:2015年以后,杭州路上真的没有“黄标车”了吗,对外地“黄标车”又该怎么管?

  董佑华解释说:“对本地‘黄标车’我们是现场执法和非现场执法相结合,今年共查处了42434起。而对外地‘黄标车’,电子抓拍没有作用,今年以来一共查处了11512辆,主要还是要加强现场执法。但有一个好现象,从今年1月起,‘黄标车’行驶每月逐渐下降。”

  “有些‘黄标车’车主把淘汰的‘黄标车’转让给外地车主,换成外地牌照重新流回杭州,怎么防止这些人‘钻空子’?”民评代表紧接着抛出了尖锐问题。

  “对于本地‘黄标车’转成外地牌照再进来,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杭州市环保局局长胡伟说,“但这种可能性会越来越小。一个是出不去,二个是进不来,因为国家规定长三角地区2015年全部淘汰‘黄标车’,全国范围2017年淘汰。”

  “明年开始,全国对‘黄标车’进行联网。一旦联网,就可以抓拍了。预计到年底,杭州市‘黄标车’的存量可以控制在5万辆以下。”胡伟表达了信心。

  拷问4

  公交黑烟举证为啥这么难?

  今年3至4月,杭州市公交集团有一个举措:让广大市民举报公交黑烟,需要提供10秒钟视频,且要在指定景区或核心市区,并需要市民自己送交。

  有民评代表当场指出:“听起来很有诚意,实际上条件太苛刻。”

  对此,杭州市公交集团总经理卢智宏回应说,“2个月内,只有3位市民拿到了奖励,所以我们对这个问题也有反思,范围不够广,时间不够长,举证要求太高。”

  “为什么要求有10秒钟的视频?”卢智宏解释说,“视频要包含尾气排放、车辆信息、道路信息等,能让我们有一个判断。”

  “接下去我们要改进,范围还要进一步向人口的集聚区拓展。关于举证方式,也想多听听群众意见。”

  主持人提出:“青岛也搞过随手拍污染的活动,反响非常好,可能因为没有时间和地域限制,随手拍了就发,一经查实奖励100元,所以市民非常踊跃。还是需要这样一个零距离的沟通机制,先知道老百姓能做到什么,然后我们再开始推广活动。”

  “一定改进!”卢智宏承诺。

  热点回应

  停车3分钟后熄火有没有可行性?会不会立法?

  对于盛传的停车3分钟后要熄火,现场的民评代表们很感兴趣,也在问政现场得到了回应。

  “我们今年有一个大气立法,草拟的第一稿已经出来,里面有3分钟熄火的内容。”胡伟说。

  “是强制还是建议?”“是建议。”胡伟补充说,“我们跟北京、上海等城市也进行了交流,他们起初也想强制,但在实际操作工作中,认为可操作性不强。”

  “有些公车不但不熄火,往往冬天开暖气,夏天打空调,是不是城市污染的帮凶行为?”

  “不仅是公家的车子,全社会的车子都应该这样。”胡伟说,“据我们测算,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主要在于车、油、路三合一,车要好车,油要好油,然后路要通畅。”

  “怎么判定3分钟?而且熄火后重新启动行驶一样会造成污染。如果说10分钟、5分钟,我认为是有必要的。”有民评代表表达了这样的意见。

  “发达国家都是3分钟熄火,这确实需要群众基础。”胡伟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