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总理”民情日记系民意
“沈书记,‘侨台之家’办得好,儿子常年不在身边,有了这个平台我有归属感,以后一有活动就叫我啊。”近日,吴兴区月河街道马军巷社区居民许师傅,拉着已经走在家门口的沈建文的手说。作为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沈建文组织建立的“侨台之家”,如今已成为社区侨眷的精神家园,而平台开建的灵感,就来自于沈建文的一本民情日记。
走进沈建文的办公室,最显眼的是一本摆放在桌子上的已翻旧的册子。打开册子,日访、周访,低保、伤残,独居、出租……一条条社区民情有条不紊地被记录下来。这本册子见证了沈建文多年来为居民服务的历程。“记录下来,是为了更好地用实际行动去解决群众所需,让这些民 声 有‘回响’。”沈建文说。
在马军巷小区,像许师傅这样的独居侨眷不少。在民情走访中,沈建文仔细记录下了他们的愿望。随后,她便与社区干部商议,开展了圆梦行动:社区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实施了形式多样的结对帮扶,并搭建了“侨台之家”的沟通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侨眷们也因社区关怀而更有归属感,主动挖掘海外资源,为社区建设做贡献。近年来,马军巷社区获得了国侨办“侨法宣传角”、“茶文化”示范社区等诸多荣誉称号。
在沈建文的民情日记里,社区居民蔡某打上了重点符号。在走访中,沈建文了解到,蔡某被医院确诊为尿毒症,每周要接受多次的血透,妻子是下岗再就业者,儿子正在读高一。面对昂贵的治疗费,家里多年的积蓄已所剩无几。
沈建文把蔡某的事情认真记录下来。她一边积极鼓励蔡某一家要重拾信心,一边想办法向社会各界争取爱心捐助款。她向蔡某夫妇所在单位反映家庭困难情况,取得了帮扶款。到了蔡某儿子高三冲刺阶段时,沈建文又担任起他的心理辅导老师。蔡某的儿子没有辜负大家对他的期望,顺利考取了清华大学。随后,社区还帮助小蔡申请了困难大学生助学款,圆了他的大学梦。“小巷总理”的民情日记记活了,马军巷社区工作的开展也愈发体现了民声民意:亲民“一站式服务”、“便民小册子”、“爱民队伍”等一系列为民办实事项目在该社区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