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门昨通报12大“食药环”犯罪案件
人造海蜇丝、工业盐混进食用盐、毒牛蛙……
其中涉及食品犯罪的有5起
吴兴区八里店一个闲置厂房内,有人利用价格低廉的工业盐混进食用盐中,今年2月以来,销售了2177箱伪劣食盐,贩卖到农村小超市中。根据线报,前不久,公安部门通过调查取证,捣毁了这个生产销售伪劣食盐的团伙。
这起案件只是今年湖州市公安机关打击“食药环”违法犯罪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湖州市公安机关破获“食药环”犯罪案件86起,较去年同期上升309.5%,抓获犯罪嫌疑人195名。
昨天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以来湖州市破获的12大“食药环”犯罪案件。其中,有5起案件与食品有关,案件侦破打击了犯罪者的嚣张气焰,也有效地保障了广大群众的权益。
■工业盐混充食用盐
今年5月,一个群众举报引起了警方的注意,报警称,在八里店有人用工业盐混充食用盐。
接报后,警方成立专案组,锁定了嫌疑人翁某等人。经查,嫌疑人从去年4月起,租用了一处闲置厂房。他们从江苏、山东等地以400元每吨的价格购得工业盐等原材料,又从温州苍南购得假冒名牌包装箱、防伪标识,干起了生产伪劣小包装食用盐的买卖。
今年2月至今,生意红火,2177箱伪劣食盐卖给了周边小超市、小店,非法获利10余万元。
直到警方查获时,在嫌疑人的出租房内还存放着未销售出去的伪劣小包装食盐30吨。
目前,翁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豆制品中猛加防腐剂
今年8月,湖州市警方通过前期深入侦查,一个生产、销售伪劣豆制品的公司被连窝端。
经查,今年4月初至8月1日,湖州市某豆制品有限公司中有人动起了歪脑筋。在那段时间里,该公司向犯罪嫌疑人瞿某购买了25袋苯甲酸钾。
警方介绍,苯甲酸钾为白色颗粒、片状或结晶性粉末,属于防腐剂。该豆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一个姓杨,一个姓冯,在明知苯甲酸钾对人体有害的情况下,大量违法添加,掺入了生产红香干豆制品的过程中,先后生产了足足4万多公斤,后来,这些成品通过经销商,全部流入了市场。
杨某等人通过违法销售,赚到了十二万余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湖州市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致癌工业松香脱鸡毛
南浔镇大桥农贸市场和练市镇水口村农贸市场,有不少买鸡鸭的商贩,他们之间有一个秘密,就是使用工业松香对鸡鸭快速脱毛。
掌握这一线索后,今年年初南浔警方迅速开展侦查取证。
据商贩许某某、施某某等人交代,为减轻对鸡鸭脱毛工作的劳动强度,所以选择了工业松香作为脱毛剂。
警方表示,虽然他们的劳动强度减轻了,但却不顾顾客的安危,缺乏基本的道德、法律底线,明明知道工业松香对人体有害易致癌还大量使用。
今年4月,许某某等9人被南浔公安机关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孔雀石绿”造就毒牛蛙
今年6月中旬,湖州警方在工作中获悉,省有关部门对湖州市两名牛蛙养殖经营户养殖的牛蛙进行了抽检,在抽检过程中发现,牛蛙中含有高毒素、高残留、可致癌的化学制剂“孔雀石绿”。
养殖牛蛙,为何要用毒化学品?警方披露,因为“孔雀石绿”可以杀菌,可提高牛蛙的抗病性。
在掌握情况后,警方开展了抓捕,于今年6月,在多个牛蛙养殖基地,分别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等4人,查获涉嫌有毒牛蛙40余吨,养殖面积达20余亩,查扣“孔雀石绿”共142.25千克,涉案价值70余万元。
不仅如此,针对涉案的有毒有害物质“孔雀石绿”的来源,湖州市警方运用多种侦查手段,于今年7月2日下午在江苏盐城警方的协助下,在盐城市城南新区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某。经审查,其对销售“孔雀石绿”给湖州水产养殖户使用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多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批准逮捕,对含有“孔雀石绿”的牛蛙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化学产品制作“人造海蜇丝”
据说,“人造海蜇丝”的口感比真货更有嚼劲,但要是吃多了,会造成神经系统破坏,容易患上神经系统疾病,老年人还容易得上老年痴呆。
就是这样的有毒海蜇丝,出现在了湖城。今年10月10日,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联合有关部门对湖州市区农贸市场进行了突击检查,发现三处以海藻酸钠、硫酸铝铵、无水氯化钙等化学产品(食品添加剂)制作“人造海蜇丝”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
经查,邓某、张某、刘某3人为谋取利益,明知生产的“人造海蜇丝”对人体有毒害的情况下,仍大量生产后出售。目前,相关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如发现身边存在与食品、药品、环境有关的违法行为,应及时报警,警方会在第一时间介入调查。
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警方将继续加大“食药环”案件的查处力度,做到对涉案犯罪人员“零容忍”,绝不允许危害百姓生命健康安全的事件发生,全力保障湖州市食品药品和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