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一立见活力
——集聚区开发区合署办公一周年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去年12月3日,南太湖产业集聚区、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合署办公。一年来,作为集聚区的核心区域,湖州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创新破难,锐意进取,各项工作有了新进展,为湖州市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聚焦集聚区开发区合署办公一周年”系列报道,展现该区一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举措与成效。记者 王炜丽
体制机制不顺,是许多开发区遭遇的“成长烦恼”,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也不例外。经过20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原有的体制机制优势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
不破则不立。市委、市政府大胆探索,破除时弊,大手笔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去年12月3日,南太湖产业集聚区、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合署办公,这给作为核心区的开发区翻开了新的一页。
承接市里下放权限,实现“办事不出区”;实施“大部门制改革”,提高办事效能;打破干部身份限制,激发干事热情……破立之间,开发区收获着改革发展的成果。
办事不出区,管理体制更顺
去年底,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市级向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开发区)放权授权,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意见。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理顺了管理体制、下放了审批权限,率先完成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了举湖州市之力推进开发区发展的浓厚氛围。“上”有行动,“下”抓好承接工作。针对市委、市政府及市级各部门先后下放的95项权限,开发区一路探索,充分用好用足。今年在全省14个产业集聚区中率先实行审批体制改革,并组建了全省产业集聚区第一个一站式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先后进驻了工商、国土、质监、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建设等13个部门,共涉及各类审批事项76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集聚区、开发区的发展,市级各部门也大力支持,将有关权限全部下放给了我们,这样一来,使得我们真正实现了‘办事不出区’。”市政府党组成员,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施根宝说。
开发区国土部门工作人员举了一个例子,就拿拍土地来说,以前,开发区将所有资料准备好,交给市里报批。现在,土地使用权审核、改变土地用途审核等在“家门口”就能办好。
伴随着简政放权,开发区不断自我加压,一次次刷新“开发区速度”。目前,开发区工业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建设,总审批服务时限从272个工作日压缩到130个工作日,审批提速率达56%,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缩减40%,中介收费下降了30%以上。今年前10个月,该区共新批产业化项目81个,总投资合计136亿元,其中总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2个,总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15个。
服务不分家,效率质量更优
昨天,开发区发改经贸局局长夏阳从党校学习归来,立马召集局里有关人员开了一个小会,针对近期的工作一一进行安排。开会的人员中,陈飞笔记做得特别勤快,他说以前在外经贸条线上工作,主要接触的是企业的销售这一块,部门整合后,服务不分家,慢慢开始全面了解企业,对于自己来说是一次锻炼学习的机会。
陈飞口中的部门整合,是开发区“大部门制改革”的一块内容。以“小政府、大服务”为方向,今年以来,开发区整合相关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的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将原有的13个内设机构整合归并为10个,管委会原有13家下属事业单位调整为10家。“大部门制改革,不是简单的部门合并、精简机构数量,最重要的还是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精准服务。”施根宝说。
在今年“帮扶解困助转型、政企同心促发展”百日专项行动推进中,湖州上辐线缆高技术有限公司反映了融资难问题。企业负责人说,向开发区反映后,心想着这事协调下来总需要一段时间,没想到没过几天就解决了。“以往,需要金融办、经发局、财政、计财、银行等多个部门协调沟通,现在一个会议室,我们一个部门和银行面对面沟通就可以了。”夏阳说。
区党群工作部是原政治处、人力资源局和群团部门整合成立的新部门,也是“大部门制改革”的典型部门。副部长卢晔佳说,政治处以前接到市里的任务,常常需要向有关部门借人,现在部门整合之后,用人“名正言顺”。就在前不久,开发区举行首届团代会、妇代会,虽然是群团线上的工作,但是整个部门人员齐心合力,给活动划上了完满的句号。
身份不限制,工作热情更高
最近,在杭宁高速湖州北出口的绿化改造现场,工人正在回填土方,种植苗木。虽说进展顺利,一直在现场的龙溪指挥部副总指挥聂舸脸上并不轻松,“眼下要协调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在年底前完成整个北出口的环境整治。”
聂舸是开发区的“老人”,2002年进入开发区后一直在工程管理一线工作。他没想到,没有干部身份的他,如今也能走上管委会中层领导岗位,如今,他身兼环太湖公司总经理、龙溪指挥部副总指挥,并在建设局担任挂职副局长。“开发区不唯身份用人才,大大激发了我们的工作热情。”“开发区作为开发建设的前沿阵地,一线人员很辛苦,因此,对于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我们想尽办法重点培养使用。”施根宝说,在不违背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开发区建立双向选择、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推行全员竞争竞聘,除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由市委任命外,其他干部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
打破身份束缚,开发区人甩开膀子干起来。这是一组浸润着开发区人的拼搏与心血、见证着体制机制创新成绩的数据:仅今年前10个月,全区完成财政收入18.62亿元,增长1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19亿元,增长11.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42.65亿元、增长7.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75亿元、增长13.8%,其中工业28.94亿元、增长3.8%;完成合同外资2.77亿美元、实到外资1.49亿美元、浙商回归省外到位资金20.9亿元,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2.7%、 78.8%、 95.1%;平台大拓展,完成农房拆迁2543户。完成土地政策处理18473亩,完成场地平整8100亩;项目大推进,招引百亿项目1个, 50亿元以上项目2个、 20亿元以上项目3个。
……“体制机制创新是开发区发展的永恒主题和根本动力。”施根宝说,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以改革的思路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推进开发区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