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杭州

上百城市谋建智慧城市 向公众开放政府数据是第一步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1-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区域发展热点。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14智慧城市创新发展峰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已有上百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但多数侧重于政府管理而非服务民众。专家指出,市民的参与性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指标,向公众开放政府数据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前提。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发布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意见同时指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虽取得积极进展,但一些地方出现思路不清、盲目建设的苗头,亟待加强引导。

  上海浦东新区经信委副主任张爱平说,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市民感知不够。“政府做了很多事情,市民却没认识到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认为,要让民众有好的体验,政府首先应该向社会开放各类数据。“智慧城市会产生大数据。比如一个8M每秒的摄像头,每小时能产生3.6GB的数据,而很多城市的摄像头多达几十万个。开放这些数据,有利于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和监督政府,进而改善公共服务。”

  据邬贺铨介绍,一些发达国家在开放数据上已有很好的实践。如美国就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开放门户Data.Gov,按原始数据、地理数据和数据工具三种类型开放政府拥有的公共数据。对于平台上没有的数据,只要公众提出,会有专门人员分析和回复。

  政府开放数据给公共服务带来了很大的提升。从Data.Gov公布的数据中可以找出各种关联,比如高中升学率与师资力量的关系、空气质量与工厂数量的关系、肥胖者数量与快餐店多寡的关系等等。美国交通部开放航班飞行数据后,有市民利用这些数据开发了航班延误分析系统,帮助旅客选择正点率高的航班,这推动美国航班延误率从早先的27%下降到近年的20%。

  “现在Data.Gov上有近300个程序、插件是民间力量开发的,这说明了开放数据带来的‘众智成城’效应。”邬贺铨表示。

  专家指出,当前我国政府在开放数据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方面要转换观念。不少地方把维稳安防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首要目标,担心开放数据会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要打破部门利益。很多部门希望把别人的数据拿过来用,却不愿意开放自己的数据。

  “政府开放数据是原则,不开放是特例。”专家认为,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就开放数据达成协议,确定了公司、犯罪与司法、财政与合同等14个重点开放领域。当然,在开放的同时,也要加强信息保护,避免数据被滥用。

  国内不少城市在开放数据上也展开了积极探索,如上海和广州都在研究组建大数据局的可能。“建大数据局只是一种形式,其最终目的有两个:协调一个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和做到各部门的数据共享。不管有没有这个机构都要做到上述两点。”邬贺铨表示,期待通过深化改革和完善法制,推动政府的数据开放和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

  “2014智慧城市创新发展峰会”由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主办。由新华社上海分社发起的“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十大优秀应用”评选活动,在本次峰会上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目前已收到上百个项目的报名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