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衢州

衢州民间发明家现状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1-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民间发明家现状

  记者 周洋 通讯员 赵秀应/文 汪加干/摄

   上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我爱发明”栏目摄制组来到了衢江区廿里镇农用工具加工厂,对65岁的老木匠廖文岳和他发明的第三代木柄圆杆机进行了为期六天的拍摄。

   三衢大地上,像廖文岳这样的民间发明家并不少。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没有昂贵的研究设备,没有专业的研发团队;但在求知欲与兴趣的引导下,他们不断探索着,攻克着难题,取得了一项项成果。那么,他们的处境怎么样呢?连日来,记者走访衢州多位民间发明家,他们对发明创造有喜悦有期盼,但对产权保护、专利申请以及发明前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今年衢州申请发明专利共3836人,授权专利3287起,其中民间发明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廖文岳:发明成果曾被盗

  ≌间了。

   近年来,严炳贵的小发明超过了十项,但他并未申请专利,“只想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和大家分享,如果能收回成本就更好了。”

   柴法水:发明不易,量化生产更难

   对于今年47岁的江山发明家柴法水来说,最大的期待就是自己的发明与专利能够实现量化生产应用。

   因为自己的木材加工厂员工难雇,柴法水在加工木材的带锯机上动起了脑子。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终于研发成功自动化带锯机。安装了自动输送装置的带锯机,既省下一名锯木工的劳动力,还提高了安全性。2012年,他的发明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

   为了发明该装置,只有初中文化、对机械制造一窍不通的柴法水倾注了无数心血,光成本就花去了15万元。专利申请后,贺村不少木材加工的老板都找到他,希望能帮助制作同样的机器投入生产。然而,要实现量化生产却并不简单,需要专业机构对发明专利进行评估,对其前景及可行性进行全方位考量。

   另外,柴法水早前的活动锯齿拔料器、一种输液电热保温器以及一种保温奶壶都申请过实用新型专利。

   饶伊珂:期待更专业的技术指导

   相对于其他发明家而言,现就读于华茂外国语学校初一(13)班的饶伊珂应该算是新生代民间发明家。

   今年9月,饶伊珂发明的“一种铅笔芯粉收集利用装置”与“一种废纸收储制浆机”获得了发明专利证书。当然,爱思考的她没有止步于此,在新一届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她带来的“智能遥控太阳能水面清捞船”引来了一致的好评。

   原来,在一次烂柯山旅游中,她看见保洁员撑着船在水中捞游客丢弃的垃圾,十分辛苦,便萌生了用遥控船来收集垃圾的想法,“也算是助力‘五水共治’了。”在与衢州二中的金友滨老师交流后,她开始了行动。利用了半年时间,反反复复改进了十余次,终于研制出了这一艘智能遥控太阳能水面清捞船,并在烂柯山景区成功试验。

   “其实值得改进的地方还有不少,但作为一个初一的孩子,能利用课外时间做发明很不容易了。”金友滨老师告诉记者,对于衢州青少年的小发明当下最需要的专业技术指导,“我们的力量毕竟也是有限的,有的专业问题难以指导。”

   民间小发明  转化应用不多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为了鼓励民间科技创新氛围,今年衢州实施了《衢州市区专利等科技创新类项目补助奖励实施细则》在原细则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原细则法人与自然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补助奖励2万和1万,新细则中,分别增加到了2.2万元和1.2万元。

   “我们衢州民间发明家的创新热情很高,但真正转化为应用的并不多。”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吕燕萍说。由于民间的发明专利往往不经过市局,因此数量无法统计,具体的情况难以摸清,要和本地的企业“牵线搭桥”转化为应用也有了一定难度。

   “我们衢州的民间发明家,尤其是小发明家,在知识产权意识上有待提升。”市科协的工作人员透露,每年的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都都发现部分企业派人来对项目逐一拍照,“取得”灵感,“这是一种变相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工作人员表示,一方面要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宣传,让发明家们加强对专利的申报;另一方面会利用接下来的“产学研”等平台上加强民间、学校发明家与企业的联系,让企业有机会直接从发明家那里买到发明专利。

  

廖文岳向央视记者展示发明成果

廖文岳在操作第一代木柄圆杆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