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一溪清水润万家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方千百年来流淌着欢声笑语和诗情画意的大地,也面临生态环境恶化之痛,而水总是最先感知到这种变化:河水黑臭,垃圾漂浮,鱼虾绝迹,昔日赖以生息的河流,变得让人不敢亲近。
为了还自然一江清流,还百姓一溪碧波,一场“五水共治”的战役在天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响了。“留一溪清水,与子孙共饮”,是天台人对水全新的理解与诠释,也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
治水有方:全民动员、疏堵结合,打赢治水“攻坚战”
2014年春节刚过,寒意未消,天台县就立即召开了“五水共治”誓师大会,下发了《天台县“五水共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天台县“河长”制实施方案》。
方案积极响应省市统一部署,明确把“一绿七无”作为2014年“五水共治”的主要目标,即做好沿溪两岸的绿化,做到沿溪无垃圾、无污水直排、无违法建筑、无电毒炸鱼、无非法采砂、无堤坝侵毁、禁养区内无畜禽养殖场;并确立了县、乡镇(街道)、村(居)三级治水责任机制。
以政府为主导,村居为主体,群众为关键,天台县全面吹响了“全员动员”“全民治水”的治水集结号。
天台实行“硬碰硬”的“河长”制,县委主要领导担任天台母亲河始丰溪河长,其他32名县四套班子领导担任各重点溪流河长,15个乡镇(街道)书记任河片长,各河片辖区内村党支部书记任河段长,每半年进行一次“河长制”述职,树起责任牌,公示电话号码,每月一次公布水质变化,同时把治水实绩与领导干部年终考核奖金挂钩。
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迅捷。目标确立以后,天台县紧锣密鼓地制定“清三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肥药双控、工业企业治理等具体工作方案,把清除黑河、臭河、垃圾河的“清三河”工作作为天台县2014年“五水共治”的主要突破口。全县境内所有河段河沟、村内小坑沟共780条全部纳入“五水共治”的治理范围。
在治水过程中,天台县坚持“疏堵结合”,从源头控污着眼,从截污纳管着手,标本兼治。其中,农药、化肥等农业面源污染,是水质的大敌。天台县从农业源头抓起,亮出了“肥药双控”之剑。所谓“肥药双控”,是指通过综合运用植保、土肥及标准化管理等技术措施,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环境,保障食品安全。
在全县的合力推动下,2014年天台全县化肥销售量与2013年相比减少13074吨,同比下降20.46%,农药销售量减少2263.4吨,同比下降11.07%。天台“母亲河”始丰溪出境断面氨氮浓度较2011年下降47.87%,总磷浓度较2011年下降26.32%。
除了源头控污之外,天台县还通过建生态堤坝、生态湿地、生态绿道、生态修复等途径,增强水体吸污自净能力,重建“会呼吸”的河流,为水生动植物栖息繁育创造条件,促进水环境可持续发展。
发源于石梁镇寒风缺的赭溪是天台6条绕城河之一,承载着一代代天台人的美好记忆。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条溪流沦落成一条天台城的公共下水道垃圾场。治理赭溪,是天台“五水共治”的必破之题,更是众望所归。
为了打赢赭溪治理这场硬仗,县委领导担任该溪河长,成立了治理领导小组和联合执法拆违组,沿溪78处、6000平方米违法建筑全部拆除,沿溪污水管道全部接入污水管网,在重点溪流建立了生态水坝,在沿溪排污管网上铺设青石板,沿溪岸边还种植了适宜溪岸生长的柳树等树种,给赭溪披上了绿装。记忆中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赭溪在现实里重现。
“会呼吸”的赭溪只是天台2014年“五水共治”的硕果之一。2014这一年来,通过构建疏浚清污、源头控污、工程截污、生态吸污、制度管污“五位一体”的立体化工作体系,天台县的“清三河”歼灭战取得了累累战绩。
截至2014年底,天台县102条垃圾河、11条黑臭河,已全部达到省垃圾河、黑臭河清理验收标准;黑臭河监测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均低于10mg/L,远远低于省定标准;全县河道水质明显提升,114个监测点位中二、三类水质点位达到111个,县域总体水质居台州市前列。
天台县主要领导强调,“五水共治”是一件功在千秋万代、利及全县百姓的大事、好事,天台县上下要以大禹治水的拼劲、以水滴石穿的韧劲、以逆水行舟的闯劲、以中流击水的干劲,治出“人在岸上走、鱼在水中游”的新图景,治出天台经济社会发展的升级版。
富民有道:
生态立县、产业升级,做足水生态文章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五水共治”也要考虑到老百姓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只有让老百姓享受到治水的“红利”,这样治水才能深入人心,成为真正惠及民众的好事。
在天台县的许多村落,生猪的养殖普遍存在点分散、规模小、污水直排现象。为了避免“一刀切”地禁养,天台县委托浙江大学编制了《天台县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对畜禽的养殖加以科学引导,并出台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拆除整转补助办法,投资1000万元用于禁养区养殖场建筑物拆除、畜禽补助、养殖场改造升级,16个生态化集中养殖小区正在建设中,得到了老百姓的理解和拥护。
作为国家级生态县,生态资源是天台最为宝贵的财富。借着“五水共治”的东风,天台县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和共同富裕相融合的特色之路。
后岸村通过“五水共治”大力发展农家乐,成为长三角地区知名旅游特色村,2014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每户农家乐年净收益超2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超160万元。雷峰漂流在2014年暑假两个月时间里,接待游客5万余人,漂流门票收入超300万元,带动农家乐收入80万元、特色农产品销售150万元。
占地约200亩的平桥湿地是天台境内原生态保持最完美的湿地。走进平桥湿地,但见溪水碧波荡漾,岸边草木成荫、竹苞松茂,即使在冬天也有着葱茏的绿意。而在“五水共治”之前,此地却是一个“垃圾岛”,因为这里是三溪交汇地,每次大雨过后,上游随溪水冲下的各类垃圾在此汇聚,堆积成山。
通过原生林地保护、滩地退耕还林等措施,平桥湿地的休闲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仅2014年“十一”黄金周7天时间,吸引游客3万人,农家乐收入30万元,游船收入日均超5000元。目前总面积424公顷的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已经通过省评审,申报进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没有寂寞沙洲冷,只见游人戏水来。自实施“五水共治”以来,天台县的面貌焕然一新。昔日退避三舍的黑河、臭河,实现鱼虾重游、白鹭斜飞的新景象,成为老百姓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天台县全民参与治水、众志成城,从城到乡,从县镇领导到普通村民,大家协力给子孙后代留下更美丽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