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一份高铁时代的“丽水答卷”
王永康
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将于明年底基本建成。丽水也将随之迈入高铁时代。
高铁时代的到来,对长期受制于交通瓶颈的丽水而言,标志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一个重大机遇的来临。
这是一个事关丽水未来跨越发展的大事件,将会给丽水未来的发展甚至是腾飞带来无限的可能。
高铁的建成,直接把杭州—丽水的“1小时铁路交通圈”、“丽水连接长三角1小时城际快速通道”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高铁让城市的辐射半径大大拓展,这对密切各城市之间联系及对外交流、优化和拓展城乡发展空间、助推养生(养老)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方便丽水百姓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届时,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将涌向丽水,还会有更多的企业抢滩丽水。丽水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将发生深刻变化。丽水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社会管理也将发生让人惊叹的改变。可以断言,高铁改变的将不仅仅是丽水落后的交通方式,还将会改变丽水未来城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承载历史,面向未来,树立与高铁时代相适应的新思想、新思维、新理念,以开放视野、战略思维、崛起意识,将丽水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迎接崭新的高铁时代,丽水已经站到了一个历史新跨越的关键节点。高铁时代需要我们拿出一份精彩的“丽水答卷”。
“高铁时代”面对的一次大考
任何一次重大的机遇,同时也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高铁经济新时代的到来亦是如此。抓住机遇,可以乘势而上,借势谋划,获得一次发展的新飞跃;错过机遇,不顺势而为、图谋发展,那么高铁时代也不过是一次浮光掠影的交通事件,不仅辜负了历史发展的新期待,同时也还会不断拉大与发达地区的新差距。
高铁发展的机遇能有效抓住,就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启动一个功率巨大的新引擎。日本依托高铁“新干线”,成功实现了经济转型,并长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法国TGV高速铁路东南线和大西洋线的开通,使各大城市与巴黎加强了联系,实现了转型,沿途的城镇则依托高铁发展成了全新的社区。
不能很好地把握高铁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样也会对区域经济带来消极的影响。例如,2011年京沪高铁建成通车,由于其扩充了北京和上海高端服务业的辐射半径,济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没有充分研判高铁发展将带来的“虹吸效应”,导致了其高端服务业反而大批量向京沪转移。
丽水在面临高铁带来新机遇的同时,同样也面临着优势产业被“虹吸”的挑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交通变化带来的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影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趋利避害、扬长补短。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高铁时代,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需要我们守护好领先全国的生态环境,需要我们用开拓创新的理念把机遇转化为优势,更需要我们以埋头苦干的精神打开机遇之门。
历史教训告诫我们,机遇极为宝贵、稍纵即逝。因此,我们必须珍视机遇、把握机遇、用好机遇,乘势而上,应对挑战。这样,高铁的到来,才可能为丽水经济社会进步提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丽水的发展才会迈上新的壮丽征程。
“高铁经济”的观念之变引领行动之快
思想上能否破冰,决定着行动上能否突围。迎接高铁时代,首要的是思想上的“接轨”、观念上的“对接”。
从绿皮火车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到即将迎来时速200公里的高速铁路,4倍的速度激增要求思想转变也要加速度。
着眼于高铁新时代,我们要把“三问三思”、“三破三立”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延续深化,以思想解放释放生产力、激发内生动力。改变想法慢人一拍、做事慢人一步的“绿皮车”、“黄包车”思维,克服“唯条件”论和“等、靠、要”思想,消除因循守旧、小富即安、无所作为等意识,在“破”与“立”中生发、拓展契合高铁时代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意识。
经济暂时欠发达,但我们的思想决不能欠发达。毋庸置疑,一些干部群众在头脑中还有一定的思维惯性,形成了“路径依赖”。丽水市各级党政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把作风转变的好势头持久保持下去,破除各种阻碍改革发展的藩篱,推动丽水从更宽领域、更深程度、更高水平融入全省、融入长三角。
发展是硬道理。围绕发展,我们确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协调发展,生态旅游业、养生(养老)业、文化产业特色鲜明的“3+3”产业格局;明晰了“旅游全域化”、“工业园区化”、“农业规模化”的产业发展布局。在不断努力和探索下,丽水的生态优势正在转变为竞争优势。
高铁开通已进入倒计时,如何放大高铁效应,使丽水的生态经济发展搭上高铁经济的快车,使丽水在更高的起点实现新的跨越?丽水需要准备的还有很多。
对接“高铁经济”,我们必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历史思考。
如何通过创新驱动,主动适应新常态,选择好生态产业,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走出一条“生态+创新=生态产业强市”的发展路子?
如何实现城市公交与高铁的无缝对接,优化完善城市公交网络,使丽水真正成为浙西南以及浙南闽北的交通枢纽?
如何全面整合和调动加快招商引资的一切有利因素,推动实现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招商引智的新突破?
如何打造政务服务的新优势,在交通、信息化、能源、社保等领域形成丽水的竞争优势,以优质的公共服务,吸引杭州、上海等核心城市溢出的人才资源?
如何进一步练好内功,把形象塑造好,把景区建设美,进一步放大丽水独特的山水人文资源优势,打响独具丽水魅力的旅游品牌?
……
高铁时代即将到来,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已经非常有限。丽水市上下一定要抓住这一历史契机,以“秀山丽水自图强”的精神,迅速行动起来,精心做好各项准备。
“高铁速度”打造生态旅游名城
高铁的开通,让丽水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后花园”、“后菜园”、“休闲保健园”变成了现实可能。也为打造“山上浙江”,把丽水培育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长三角城市群是丽水旅游的主要客源地。旅游业讲究“行短留长”,2小时交通圈内是最合理的旅游半径。高铁开通后,丽水到杭州只要1个多小时,到上海只要2个多小时。城市游客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到丽水,将更多的时间逗留在丽水的绿水青山中。让他们觉得到丽水游玩,仿佛就是一次郊游一样方便和随意。
这种变化给我们创建生态旅游名城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高铁开通将大大缩短丽水与长三角城市集群之间的时空距离,实现“同城效应”,推动丽水生态休闲养身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优越的生态、便捷的交通,必然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到丽水山水游、乡村游、人文景观游、休闲养生游。但丽水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有没有足够的承接能力?服务水平有没有相应的提升?旅游线路有没有因时制宜进行再整合和科学规划?旅游市场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如何创新求变?所有这些,都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道试题,需要我们去精心解答。
当前,要抓住高铁开通之机,牢固树立“丽水市就是一个大景区”的发展理念,发挥“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特色优势,全力打造“美丽城市”、“美丽县城”、“美丽乡村”。要加快5A级旅游景区创建步伐,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把生态旅游业培育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
同时,我们还要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抓手,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大力推进“五水共治”,以最好的制度、最优的环境为生态旅游名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风驰电掣的列车,呈现的是秀山丽水一道道流动的美景。
高铁的极速之旅,为丽水经济社会腾飞装配了马力强劲的新引擎,将引领丽水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的新起点。
站在高铁时代的宏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应提前思考,超前谋划,主动作为,最大限度地放大“高铁经济”的巨大效应,共同奏响丽水跨越发展的新时代强音。
高铁相关知识链接
高速铁路的基本概念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的铁路系统,具备载客量高、输送力强、速度较快、安全性好、舒适方便等优势。世界上首条高速铁路是日本的新干线,于1964年正式营运。
高速铁路的基本特点
1、高速铁路非常平顺,以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性,高速铁路都是无缝钢轨,而且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采用的是无砟轨道,就是没有石子的整体式道床来保证平顺性。
2、高速铁路的弯道少,弯道半径大,道岔都是可动心高速道岔。
3、大量采用高架桥梁和隧道,来保证平顺性和缩短距离。
4、高速铁路的接触网,就是火车顶上的电线的悬挂方式也与普通铁路不同,来保证高速动车组的接触稳定和耐久性。
5、高速铁路的信号控制系统比普通铁路高级,因为发车密度大,车速快,安全性一定要高。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简介
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设计时速为250公里,为中国高速铁路的前期实验路段,于2002年建成。
经过10多年的高速铁路新线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时速达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里程已经接近1万公里,其中包括既有线提速近3000公里。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高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同时,“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入了百姓的生活中。
2008年2月26日——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时速350公里的京港高铁武广段开通运营。
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连接中国中部和西部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简介
2010年9月,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建设。金丽温铁路扩能改建工程是铁路干线网中沪昆通道和东部沿海通道的重要连接线路,也是浙江省2小时高速铁路交通圈中的重要一环。全线总长188.8公里,总投资174亿元,设计行车速度为200公里/小时(预留250公里/小时条件)。起点为金华东孝站,终点为新温州站。途经金华市金东区、武义县、永康市,丽水市缙云县、莲都区、青田县,温州市瓯海区、鹿城区8个县(市、区)。
为了提高车速和减少铁路里程,与现有金丽温铁路“蛇形”延伸不同,金丽温高铁采用截弯取直的线路方案,在地图上呈倾斜的“Z”字形,因此全线多隧道和桥梁。高铁路线长度由原来的251.5公里缩短至188.8公里,缩短约24.6%。时速则由现在的50公里每小时提升至200公里每小时,速度提高了3倍。
金丽温高铁丽水段全长100.3公里,(缙云23.7公里,莲都20.5公里,青田56.1公里),占全线总长的53%,其中有26座隧道,大中桥梁30座,隧道加桥梁总长度就达到89.2公里,以后的火车在丽水境内基本在隧道和桥梁上通行。因此,丽水段也被认为是高铁沿线金、丽、温三个市中施工里程最长、涉及标段最多、工作任务最重的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