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在杭州天子岭正式启动
就在本月23日,天子岭处理的垃圾量创下了新高。“这一天,天子岭垃圾填埋场一共处置了6300吨的垃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垃圾量越来越大,垃圾分类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近年来,天子岭一直在厨余垃圾的处理上想办法。
在垃圾分类前,厨余垃圾被随意倾倒或混入其他生活垃圾中一起进行填埋,其易腐、高含水率等特点给生活垃圾的处置带来较大困难。
早在去年的5月份,市环境集团就完成了20吨每天的厨余垃圾处理中试项目,连续稳定运行一年以上,取得了工程设计所需的各项工艺参数。
之所以这么谨慎,是因为杭州市厨余垃圾一期项目是杭州市第一个,也是全国第一个规模化厨余垃圾处理项目。
昨天上午10点,杭州市环境集团宣布,全国首个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正式启动,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200吨。它的投入使用,或许能够带来厨余垃圾处理的新变革。
每天处理200余吨厨余垃圾
能发3万度清洁电
在天子岭填埋场,记者见到了厨余垃圾一期项目。
这是一幢4层高的小楼。说是4层,但实际上,它的层高比一般房屋要高出一米多。每一层都装置有专业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专门的厨余垃圾清运车到达天子岭后,在楼顶将垃圾倾倒进料斗,通过层层分选与处置,最终,这些垃圾都变成了清洁能源。
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可从厨余垃圾中回收塑料纸张等约8000吨,金属约100吨,玻璃约660吨,厨余垃圾减量率可达到70%以上,产生的沼气为清洁能源。
据项目的工程师介绍,每吨厨余垃圾经过处理,能够产生80方的沼气,每立方米的沼气又可产生1.8-2度电,这也就意味着,天子岭每天处理的厨余垃圾,可以发3万多度的清洁电,最终送往华东电网。
盛夏时,一个中等收入的三口之家,假如每天用电20度,那么,天子岭发的电可以供1500户这样的家庭使用。
分类处置设备和工艺提高了
市民前端垃圾分类却退步了
末端垃圾分类处置有了新的技艺和设备,但是根据环境集团的数据统计,近期市民垃圾分类的合格率却在退步。
杭州市环境集团副总经理曹宏说,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杭州市的垃圾分类收集工作除个别小区外,厨余垃圾分类质量总体不高。
最让天子岭感到忧心的是,垃圾分类的合格率不进反退。
位于天子岭的市环境集团研发中心根据对近期收入的厨余垃圾的称重、抽样检测,发现近期分类后真正厨余类含量仅占53%左右,橡塑类、纸类、玻璃类、纺织类、金属类、砖瓦陶瓷类等杂质占47%左右,且总体分类质量有所下降。
垃圾分类不到位
只好人工分选厨余垃圾
“正是因为这样的垃圾前端分类形势,我们不得不在厨余垃圾一期项目中,设立专门的人工手选室。”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一期项目的预处理车间里,有这么一个约三十平方米的小房间,四位戴着大口罩的工人正在工作台前忙碌,他们主要负责从脏乱腐臭的厨余垃圾中,手工挑选出金属、纸张、纺织物、玻璃等非厨余垃圾的杂物。
“有时甚至能从厨余垃圾里面淘出一件扔掉的衣服来,让人哭笑不得。”一位员工告诉记者。
曹宏说:“这样的人工手选室一共有3个,一共有20多名工人。如果市民能够在垃圾前端分类上做得更好,不仅能够减少人工成本,更能够大大提高厨余垃圾一期项目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