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智慧”助力大运河申遗
在京杭大运河杭州拱宸桥段举行的中国龙舟公开赛。 记者 李忠摄(资料图片)
背景图:清代京杭运河全图
丝绸之路 大运河 我国一天收获“双世遗”
据新华社多哈6月22日电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22日批准通过“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名录申请报告。至此,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这一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在当天早些时候,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报告也获得会议批准。
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于15日在多哈开幕,根据议程大会将于25日闭幕。
贺信
参加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的杭州市代表团:
欣闻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今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谨向代表团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
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意味着大运河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完整性和我国政府为保护大运河遗产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和浙东运河的起点。大运河申遗成功,必将极大地提升杭州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对我们推动杭州高起点上的新发展,建设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一直将保护大运河作为重要使命,多年来在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我们要以此次成功申遗为契机,严格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大运河杭州段的保护、管理和建设工作,努力把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得更好。
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
2014年6月22日
“一条运河千里长,运河两岸是故乡。杨柳桥头依古塔,千村万落耕织忙……”
流淌不息的大运河,是一部流动的遗产,活着的历史;奔腾不息的大运河,是从古流到今的风景,是延续到现代的传奇。
如今,这段传奇的活历史,续写辉煌。北京时间6月22日15时19分(卡塔尔多哈时间6月22日10时19分),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大会主席敲下木槌,中国大运河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成为中国的第46个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21个委员国中的12个国家代表,对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给予了很高评价:“震撼”、“令人印象深刻”……最后各成员国代表一致赞同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运河申遗成功,再加上西湖,标志着杭州成为拥有“双世遗”的城市。大运河对于杭州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历届杭州市委、市政府一直把保护运河作为重要使命,多年来在运河保护与申遗方面进行着积极的努力,十余载历程充分体现出“杭州智慧”。
杭州段首批11个申遗点段数量位于全国前列
大运河,是一个大跨度的线性文化遗产项目,其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三条河流,涉及沿线8个省市31个遗产区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河道总长1011公里。杭州、北京(通州)和扬州,是运河沿线最重要的三大城市之一。
这次运河申遗,杭州段的首批申遗点段有11个(包含6个遗产点、5段河道),分别是——凤山水城门遗址、富义仓、桥西历史街区、西兴过塘行码头、拱宸桥、广济桥、江南运河吴江-嘉兴-杭州段(包括余杭塘栖——杭州坝子桥、江浙省界——杭州市坝子桥段的杭州塘、上塘河)、杭州中河-龙山河、浙东运河主线。河道总长度110公里,申遗点段的数量在全国各个城市中位于前列。
杭州为运河申遗不遗余力
申遗的战略眼光和“积极保护”理念。杭州率先将目光从单纯的运河区内整治投向保护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并将二者的目标相结合,围绕“还河于民、申报世界遗产、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战略目标,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拓展旅游、以人为本、综合整治”五大理念,为申报世遗奠定良好基础。
综合整治为申遗创造有利条件。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启动运河与钱塘江沟通工程,九十年代花巨资实施运河截污工程。2002年将“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工程”列入新世纪城市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2003年,杭州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指挥部,在沟通钱江、两岸驳坎、疏通清淤、截污处理、引水配水、绿化美化、拆违迁厂等基础上,实施大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工程。
运河遗址保存应保尽保。杭州在运河综合保护工程中不仅保护古代文物、古建筑,还保护好了近现代工业遗产。如拱宸桥、广济桥、桑庐、小河直街和桥西历史街区、“天下粮仓”富义仓及杭一棉、长征化工厂等。有机结合文创产业,形成博物馆群落、特色历史街区、香积寺、运河天地、塘栖古镇等重要节点。
挖掘研究运河杭州段历史文化。从历史、文献、风俗等对运河杭州段进行深度研究,相继编纂和出版了《中国运河开发史》、《杭州运河丛书》、《大兜旧影》等书籍47册,共计600余万字,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对桥西、小河直街历史街区,富义仓、桑庐等历史遗存的保护工作中,保留了具有杭州特色的城市记忆。
申遗成功后坚持四大不改变
大运河申遗成功,杭州将继续坚持运河遗产保护与延续运河功能、历史文化相结合,助力遗产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将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运河综保“三大目标”不改变。“还河于民”目标不改变,“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目标不改变,“保护运河”目标不改变。加快杭州段遗产保护立法,加强对遗产点段的保护。
坚持博物馆不收费。自2003年开始,杭州在全国率先对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公益性场馆实行免费开放,今后将继续坚持免费开放,并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建设,不断提高博物馆管理和服务水平。
坚持文物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杭州,更属于中国、属于世界,今后杭州将始终本着“保护第一、应保尽保”原则,对各类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严格保护,持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修缮,促进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
坚持公共资源不占用。运河是人民的运河,要让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共享。今后杭州将建立健全运河遗产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绝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运河公共资源,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穿城而过的大运河是一条哺育杭州成长的“母亲河”,大运河申遗成功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又增添了一份厚重。杭州在大运河申遗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预示着杭州在继续深化运河综合保护中有了新的起点。申遗不是目的,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继续发挥运河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的宗旨。杭州将以运河成功申遗为新的起点,努力把大运河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得更好,让运河再活一个两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