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88岁老人写书为后人留史料
每天早早地起床,去公园散个步、打打太极拳,回来的路上带点新鲜的蔬菜给老伴……三门县亭旁镇的杨道义今年88岁了。他退休后的生活清闲而有序。
等琐碎的事忙完,他就会走进自己的小书房,花半天时间看看书、理理资料,继续写他还未完成的书稿。
每天花4小时写书,几乎是他近30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他不会用电脑打字,书稿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手写的。
今年上半年,杨道义新写的书《湾畔旧事》正式出版,和上个世纪90年代写的《杨家板龙》一起,被三门县政府收藏,作为三门县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保存。
目前,他手上还有两篇近10万字的书稿也即将完成。
“老一代有些东西,再没有人整理出来,就要被遗忘了。” 杨道义说他写书,就是为了做那个“提醒”的人。
留存史料方便后人“寻根访祖”
退休前,杨道义是三门县实验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
1985年,他被借调到三门县县志办公室从事三门县志编写工作。那个时候起,他开始慢慢接触到三门历史民俗。
出于工作的需要,杨道义常常会到杭州、台州各地搜集资料。“各地走访后,我发现三门县历史资料非常丰厚,但这些历史很多普通老百姓都不知道。”为了做调研,杨道义前后走访了100多个农村,“我们在农村里发现了一些古老的宗谱,是文革时期的族人们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
杨道义说,宗谱是很珍贵的历史资料,从中可以考究出村庄的历史、家族的变迁,还能知道老祖宗的姓氏起源,将整个家族的脉络联系起来。随着现代人“寻根”意识逐渐增强,这些都可以为后人“寻根访祖”提供线索。
另外,宗谱里还能寻到名人的事迹,这些都是后代向老一辈学习的珍贵材料。每当看到这些珍贵材料,杨老就会用手抄的方式仔细留存。
久而久之,编写县志的工作让杨老积累了很多三门县历史民俗、非遗文化史料。“有些资料已经很陈旧,保管又比较分散,如果再没有人将它们汇总整理,将来很可能就无处可寻。”他开始有了写书的想法。
两个大箱子装满了手写的书稿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杨道义就开始着手写书工作。
上世纪90年代,杨道义的第一本书《杨家板龙》出版,杨家板龙是三门县的一种民俗工艺,为了写这本书,杨道义走访了十几个村庄,翻阅大量史料,寻访一些村里老人讲述板龙的故事。最终这本书的出版成了杨家板龙的最为详尽的文字考证。
杨道义不会用电脑打字,在他的书房里,有两个箱子,里面有厚厚的写满字的方格纸,张张叠放整齐。这是他这么多年来所写的书稿,也是他视若珍宝的东西。
今年上半年,杨道义的第二本书《湾畔旧事》正式出版。该书主要分为散文和韵文两部分,都是他利用平时搜集的三门县历史资料和收录的儿歌、民谣等加以利用创作出来的。十五六万字的书稿整整写了270多张方格纸。
退休工资贴补写书经费老人家觉得“值得”
出版了两本书后,已是88岁高龄的他依然笔耕不辍。30年来他所创作的书稿30多万字。目前他手上还有两篇将近十万字的书稿即将完成,一篇是关于三门县的方言,另一篇是他在农村务农时搜集的一些发生在文革、大跃进时期的小故事。
杨道义写书收入不多,花费却不少。写《湾畔旧事》花了近一万元经费,基本都是他自己出的。
退休在家的他,每月有4000元的退休工资。他说,经费虽然是个问题,但也不是大问题。“这不是够不够的问题,而是舍不舍得的问题。”杨道义说,“我写书,能留给后代一些东西,这也算是一种财富,我觉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