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心”动工后抛弃公交车站 市人大呼吁恢复原设计
杭州地铁1号线武林广场站上盖物业综合体施工地块。 胡元勇 摄
浙江在线6月6日讯(今日早报记者 魏皓奋)上个月,杭州地铁1号线武林广场站上盖物业综合体——“杭州中心”正式动工。
五六年后,在杭城最繁华之地,地铁1号线人流最密集的地铁站之上,一座城市高端购物中心,一个城市新地标又将拔地而起。
不过,最近有不少路过的市民和从武林广场站出来的乘客却发出了疑问:“这么大的一个地铁上盖物业下面,为何唯独没有规划开放式的大型地铁公交换乘枢纽?”
对此,杭州市的人大代表们也有同感。昨天,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杭州公交工作汇报会上,杭州市人大在对地铁武林广场站周边公交组织安排情况进行调研和察访后呼吁:“应及时对‘杭州中心’项目作部分调整,对其城市客厅部分的底层公共空间设计恢复原样,作为公共空间用于地铁和公共交通的换乘接驳。”
“杭州中心”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由“双子塔”和“城市客厅”组成
“杭州中心”项目即地铁武林广场站上盖物业综合体项目,位于武林广场东北角的环城北路与中山北路口,杭州游泳馆对面,已于今年5月7日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由杭州市地铁集团公司和绿城集团联合开发。
项目总投资60亿元人民币,总用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包括两栋地标式的“双子塔”和一个“城市客厅”,计划于2020年建成。
项目西北角地下二层与地铁武林广场站5号出入口直接相连。裙房为高端精品时尚商业,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两栋塔楼高度为130米,北塔楼酒店部分引进国际顶尖品牌四季酒店管理集团管理,北塔楼及南塔楼办公楼部分按甲级写字楼国际领先标准建设。
“杭州中心”项目将是一个集零售商业、餐饮娱乐、办公、酒店为主要功能的综合用途建筑群体,将营造高档高端高效的城市地铁综合体氛围,打造成国内顶尖国际先进综合体,武林广场新地标,杭州形象新窗口。
最初规划的6条公交线路首末站
现在却找不到容身之地
武林广场是杭州市最中心、商业最繁华、人流最集中的区域,而地铁武林广场站也将是地铁1、3号线交汇换乘点,因此,武林广场区域承担着各类交通集中换乘与衔接的重要交通枢纽功能。
其中,原公交电车公司停保基地地块,位于武林广场东北角,环城北路、中山北路、体育场路、武林广场东跑道围合而成的地块内,作为武林广场地铁上盖物业综合体“杭州中心”项目出让。
根据原来的规划,“杭州中心”项目地铁西北角底层要设置为地铁与公共交通换乘的公共开放空间,建筑面积5388平方米(不计入地块容积率),将原来位于武林广场东西跑道的6条公交线路首末站调整至此,与地铁形成立体换乘无缝衔接。
而随着规划的变更调整,“杭州中心”项目将底层公共开放空间设计为玻璃幕墙围合起来的非开敞空间,作为城市客厅建筑景观。
同时,武林广场东西跑道原有的6条线路公交首末站减少为3条。随后,这3条线路又分别被调整至中山北路设置1条,另外2条与武林门北(密渡桥路)首末站安排到白鹿鞋城地块。
然而,中山北路本身道路狭窄,没有设置公交首末站的条件,而且公交管理用房也没得到实质性落实。同样,白鹿鞋城地块也无法完成拆迁,导致公交场站项目根本无法落地。
因此,最初规划的6条公交线路首末站实质上处于全部被取消状态,导致以武林广场为中心的庞大区域内,唯独少了一座地铁公交综合换乘枢纽。
杭州市人大建议恢复原规划设计
让地铁公交换乘枢纽能真正落地
针对市中心武林广场缺少地铁公交换乘枢纽这一尴尬现状,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察访组提出建议,对“杭州中心”项目作部分调整。目前,“杭州中心”项目刚刚动工,还未进入实质性修建阶段,建议对城市客厅部分的底层公共空间设计恢复原样,作为公共空间用于地铁和公共交通的换乘接驳。
同时,从公交场站的设施完成率来看,地铁1号线全线为76%,婺江路站、凤起路站、彭埠站、九堡站等仍未按规划实施。从设施运行效率看,总体情况较好,但是个别站点,如乔司南站公交站点现状被改作停车场,打铁关站与焦家村公交中心站受到围墙的阻隔,换乘需绕行较远距离。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察访组建议,对于地铁1号线周边的原规划为公交场站用地,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尚未实施的,要通过严格的规划条件进行锁定,确保场站项目不因规划的后期调整而被取消,真正能够落地。
另外,对于在建的杭州地铁2号线、4号线以及今后规划中的轨道交通线路,应提早进行周边公交线路站点的配套规划,对相关场站用地提前预留并锁定,保证地铁公交的换乘对接规划的真正实施和发挥作用。有确需作出调整的,要严格按照规划调整步骤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