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台州如何搭上这趟“动车”
8月中旬,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获国务院批复。最快,9月底或10月初将挂牌。
此时,与上海相隔400多公里、同为长三角城市的台州似乎有些“坐不住”了,一些嗅觉灵敏的企业主更是闻到了其中蕴藏的商机,开始抢滩自贸区。
那么,上海自贸区建设,到底会对台州产生多大影响?是机遇还是挑战?接下来,我们又该做好哪些应对准备?
综合保税区的“升级版”
根据之前公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关方案看,上海自贸区主要包括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四类海关特殊监管区,规划面积28.78平方公里。
在这里,所有的进出口货物监管,将采取“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模式(“一线”指国境线,“二线”是指国内市场分界线,即自贸区的空间分界线),并享受关税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开展服务贸易开放试验,放松对现有的贸易壁垒、配额限制等。
“这有点类似于我们温岭的‘无水港’公共保税仓库,即存入仓库的货物,一定期限内,可享受暂时缓交进口税款、免领进口许可证等优惠政策。但本质上,它是我国现有综合保税区的‘升级版’。”台州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吴华平说。
综合保税区是目前国内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它集保税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等于一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其金融外汇开放、人员进出自由、货物流动自由度等还有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已较难适应国际经贸新规则、新标准。此次,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就是为了探索、构建我国与他国(地区)合作发展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
溢出效应大于虹吸效应
“近一个月来,我们一直都在关注这个新闻。上月底,公司还特地去了趟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等地考察,准备先在那里设个办事处。”9月18日,浙江正临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西欧说。
上海自贸区批复后,他们密切跟踪此事进展。虽然现在一些试点细则尚未出台,但其“制度红利”还是挺诱人的。比如,自贸区内注册的企业,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区内加工制造的产品免缴增值税,对境外投资收益采用分期缴纳所得税。
杨西欧告诉记者,鉴于上海自贸区将赋予企业国际化运营、贸易便利化、金融自由化等种种利好政策,眼下他身边的一些同行已开始计划将企业总部特别是运营中心、营销中心、财务中心搬至那里。
“从短期看,它的确会产生虹吸效应,吸引台州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到那集聚,对台州市总部经济发展、‘浙商回归’等产生较大压力。”台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务处处长郑敏郎说,届时,台州的税收、地方GDP、进出口贸易额等或将有所减少。
据了解,由于港口航线资源丰富等因素,今年前8月,台州市共有15.6亿美元货物(主要是家具、医药品、塑料制品等)在上海关区报关出口,同比增长6.8%;进口报关1.4亿美元,同比下降8.5%。
不过,郑敏郎同时表示,从长远看,上海自贸区建设,对台州是机遇大于挑战,溢出效应大于虹吸效应。因为,台州市可以借助这一开放平台,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全球经贸体系中,推动外向型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
超前谋划积极对接为良策
“我们认为,台州要想顺利搭上这趟‘动车’,需要做的是,超前谋划、积极开展好相关对接工作。”
吴华平表示,上海自贸区建设是国家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台州应以更加前瞻的视野、更加宽广的胸怀来对待它,因势利导,创造条件,强力推进与其互动、融合发展。
在吴华平看来,积极主动接轨上海自贸区,今后台州要加强定点招商引资,积极争取自贸区设立后“溢出”的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项目首先在台州市落地生根。而台州自身,同样需要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理念,以先进制造业配套服务为方向,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产业链向高附加值服务环节延伸。在当下,则要建设好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这个转型升级大平台,为将来更好地满足自贸区制造业转移和现代服务业扩张打下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积极研究自贸区相关政策,引导台州企业尽快适应贸易新规,尽早树立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市委政策研究室一位吴姓处长这样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