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通报1-4月河流交接断面水质 杭州氨氮超标
(钱江晚报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邵甜/文 梁津铭/制图)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一个不那么省心的消息——
昨天,浙江省环保厅发布了今年1-4月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的水质变化通报。在11个设区市中,唯一不合格的城市便是杭州。
先来解释一下河流交接断面水质,它是取市区、县市交接处的河流水质,进行专业的环保评估。如果水质结果显示变差了,就意味从这个地方流出去的水,比流进来的水质要差。
“杭州不合格”,很多市民可能会担心,平时我们的生活用水是不是也会受到影响?
省环保厅污染防治处的工作人员解释说,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和饮用水水质没有直接关系。“生产生活基本用的都是水厂供给的自来水,自来水经水厂处理达到相关标准后才会用于生产生活。”
全省交接断面水质
总体上基本稳定
1-4月全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的初步评价结果是这样的:全省交接断面水质总体较去年同期基本保持稳定。
在11个设区市中,交接断面水质初步评价结果为良好的城市9个,分别是宁波市、温州市、湖州市、绍兴市、金华市、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丽水市,合格的城市1个,是嘉兴市,不合格的城市1个,杭州市。
设区市市区、县(市)交接断面水质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在67个参与评价的设区市市区、县(市)中,优秀的8个,占11.9%;良好的47个,占70.2%;合格的7个,占10.4%;不合格的5个,占7.5%。
一项指标不合格
氨氮超标
这次的黑名录中,杭州成为了唯一不合格的设区市,这是什么原因呢?
浙江省环保厅污染防治处的工作人员介绍,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主要是考核地区的出境水质,考核的指标有三项,分别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
这三项指标只要一项没有达到水质目标要求,劣于入境水质,且考核指标与上年相比变差了,便确定为不合格水质。
让杭州市倒在及格线前的指标为氨氮。那么诱因是哪些?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原因正在分析当中,但按常理来说,污水处理不到位、清淤疏浚带来的影响、部分企业偷排等等都有可能。
除了水质本身因素,其实让杭州站在不合格列队里的还有一个原因:考核办法的调整,这对部分地区考核结果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2013年10月18日,《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考核办法》出台,老办法废止。其中,新办法对第七条水质污染物浓度计算方法进行了较大调整。
杭州市市区共有8个出口断面,按老办法计算除七堡外的7个断面在考核数据中的权重约为10%,而在新办法中则增加到32%左右,其中这7个断面中有4-5个断面水质情况较差,二次平均计算后考核结果变差。
偷排漏排、管网滞后等
都会脏了母亲河
在设区市市区、县(市)水质评价中,杭州市区、乐清市、金华市区、永康市、江山市为不合格。
为什么这些城市的交接断面水质与去年同期相比差了?昨天,省环保厅污防处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具体原因分析还未做出来,但基本与1-2月份交接断面水质分析原因类似。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这份分析报告。
首先是截污纳管比较滞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率不高。
主要表现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不健全,污水管网覆盖率不高,生产生活污水纳管率低,仍有相当部分的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导致氨氮、总磷浓度上升。
如乐清市虹桥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运行2年,但生活污水纳管率低,江山市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刚刚启动。现有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不高、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或处理工艺落后,导致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
其次是清淤疏浚和河道综合整治,对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垃圾河、黑河、臭河治理,一些流域支流、断头河大规模开展清淤疏浚,给下游水质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部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力度不大,未能明显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污染积累,如乐清市2013年底-2014年初,工程开展量不大、速度慢;同时,一些河道水生生态修复措施不到位,水质未能有效改善。
另外,个别企业存在违法行为,偷排漏排时有发生。
部分企业废水处理设施陈旧或是“表面工程”,废水未能达标排放。部分市县行业整治滞后,园区建设进展缓慢。
今年1-4月
舟山文成嵊泗的空气最干净
省环保厅还通报了今年1-4月份全省环境空气质量(PM2.5)情况。
全省69个县级以上城市中,舟山、文成和嵊泗等3个城市PM2.5平均值低于35微克/立方米(《标准》中年均二级标准限值),其中,11个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范围为34~81微克/立方米,浓度最低为舟山,最高为金华,平均为64微克/立方米;58个县级城市PM2.5平均浓度范围为33~85微克/立方米,浓度最低为嵊泗,最高为龙游,平均为58微克/立方米。
省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分析,舟山、嵊泗都靠海,扩散条件比较好,文成在山区,空气质量也会好一些。接下来进入夏天,空气中的颗粒物,如PM2.5等会变少,但是臭氧可能会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