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一心 抗击水灾
本报记者陶晓庆 陈 耿
这次随“菲特”而来的强降雨,使临海市大田平原遭受了近50年来罕见的汛情。
面对肆虐的洪水,临海人干群一心,军民合力,积极抗灾,努力恢复生产。
时间就是生命,一场性命攸关的艰难跋涉
8日凌晨4点半,大田街道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大田桥村一户村民家的小孩高烧超过40℃,而门外却是汪洋一片,出不去更进不来,情况十分危急。
大田派出所所长罗坚强得知险情,带着所里两位同志还有街道人武部副部长戚卫国,准备去救人。
“没开多远,冲锋舟发动机出了故障,动不了了。”罗坚强告诉记者,“没有动力,冲锋舟非但前进不了,反而被激流冲得直往后退。当时我们都急了,拿竹竿试了试,水位有胸口那么高,四个人就跳下了水,用人力把冲锋舟推过去。”
四人两个用绳子拉,两个在后面推。天色未明,水流湍急,手脚还不时被垃圾和野草卷住,原本只有两公里多的距离,整整走了两个多小时。
在离小孩家约200米的地方,水深已经没过了头顶。四人不甘心,把冲锋舟拴在一边,游了进去准备接小孩。
这时,一辆大型铲车及时赶到,孩子家长从二楼窗户抱着孩子爬进铲斗,小孩最终被安全转移到了医院。
从当天凌晨零点到8点,大田派出所22名民警一宿未眠,共出警23次,转移受困群众8人。
据了解,施救的铲车为当地横溪村村民杜礼青所有,轮子差不多有成年人那么高,排气管在离地面两三米高的驾驶室前方,能在水中行进。杜礼青得知情况,二话不说,开着自家铲车就下了水。8日、9日两天他一直开着铲车在义务帮助受困群众转移。因为泡水时间过长,铲车发动机进水损坏,维修花了上万元,但杜礼青却没收过别人一分钱。
党员带头加班,扣人心弦的机器轰鸣
10月11日,经过广大员工连续三天夜以继日的排水奋战,临海大田平原一带遭受台风暴雨袭击的97家企业,相继开工恢复生产。
中午11时,记者走进浙江正特集团有限公司大门,机器轰鸣。这一刻,机器的轰鸣声,比什么都更能扣人心弦。
这家生产户外休闲家居用品的专业厂家,因“菲特”带来的洪灾,造成企业部分电器设备被毁,抢救出来的原料、成品不少受潮报废,经济损失达三千万元。
“不少报废的成品都是已经打包进了集装箱,马上就要出口交货的。”走进缝纫车间,公司董事长陈永辉正带着50多名骨干工人忙碌在一线,他们中间不少都是党员。为了争取及时交货,几个党员带头放弃中午休息,在他们的带动下不少工人也都自愿加班,共同挽回洪灾带来的损失。员工们自发组织清除积水和垃圾、检修设备、清理成品及原料,在受灾第二天中午就恢复了部分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