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80后年轻交警甘当老娘舅 善解千千结
1982年出生的陈刚,2006年进入公安队伍,去年4月份,他才被调到现在的岗位上,短短一年半的时间,经陈刚办理的亡人事故已有73起,几乎都是圆满解决。
“让家属发泄情绪,是处理事故的关键”
记者事先预约,17日上午进行采访,恰好陈刚在处理一件事故。
记者了解到事故的简要情况:16日傍晚,一名骑电动车的老汉从小路拐进省道时,被一辆疾驰而过的货车撞倒,当场身亡。经查,货车存在超载现象,而小路与省道的交叉口,有让主车道先行的标志。这起事故中,双方都负有一定责任。
记者看到,站在走廊上的陈刚身边围着十多人,他们中一有人说话,必然引起所有人的应和,但不管家属们怎么闹,陈刚都只是手心向下,示意对方冷静。陈刚选了其中一名年纪稍大,讲话较为稳重的家属说:“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也很难过。现在肇事司机已经在我们控制之中,如果大家这么多人过去与他发生冲突,造成意外的话,多了一桩事,赔偿起来也更加麻烦。”
走廊的另一边,是肇事司机的暂时关押处。得知肇事司机在里头,死者妻子忽然冲到门口,哭喊着要见司机一面,尽管有两个工作人员拦着,但对方仍是将手伸进门缝里想抓肇事司机。在家属的执意要求下,陈刚将两名女子带进关押室。一见到司机,这名50多岁的妇女瞬间情绪崩溃,扑倒在铁门前痛哭。
得知妇女的身份后,肇事司机“扑通”一声跪在了她面前,真诚地表示忏悔。十来分钟后,陈刚带家属们离开现场,调解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在民警值班室内,陈刚向记者苦笑说,早上的调解,只是这次事故调解工作的开始,主要目的是让死者家属发泄情绪,之后还需要更多次的周旋。
“程序可以冷冰冰,但调解必须人性化”
记者注意到,在调解过程中,陈刚不管是对死者家属,还是对肇事司机,说的始终是“我们”,将自己放在他们同一角度来说话。几个小时的调解过程,连事故责任、具体赔偿等问题都没有提及,话题始终围绕着怎么安顿情绪,怎样准备下一步处理工作。
陈刚说,“尽管事故责任如何划分,我们心中已经大致有数,但现在正是家人情绪最激动的时候,这时候同他们讲事故责任,必定更加刺激家属们,肯定不利于日后的调解工作,弄不好当场就引起家属闹事。”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内,事故双方在陈刚的安排下,还要进行多次碰面调解,哪个阶段谈哪些内容,这些都有讲究。
“如果我们仅仅按照事故处理流程一步步走下来,在工作程序上也不算失职,但若不人性化调解,光走冷冰冰的程序,最后只能导致双方都不满意,埋下日后的矛盾隐患,我们的工作还算是失败。”陈刚说。
辛苦换来一声谢,受点委屈也心甘
在这么多次的事故处理工作中,陈刚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受过不少委屈。因为发生伤亡事故,不管哪一方,自然都不可能带着好心情来交警队处理的。对于遇难者一方,相比生命来说,赔再多钱也只能是个安慰;对肇事司机来说,巨额赔偿经常难以负担。
9月份,临海发生一起自行车与轿车相撞事故,骑车男青年当场死亡,而轿车车主当时逃离了现场。当晚值班的陈刚在接到报案后,与同事们立即出动,调取监控、走访现场,忙了3个小时,终于追查到车主信息,肇事司机也迫于压力投案自首。
尽管案件很快了结,但是死者是家中独子,并且家境优越,其父心痛之余,越来越觉得对肇事司机的判处太轻,加上无处发泄情绪,就隔三差五到陈刚办公室闹事。陈刚说:“因为理解对方心情,所以他过来的时候,我一直说好话,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为孩子感到可惜,并帮着‘骂’肇事司机。”
当然,在事情处理完毕后,大多数人还是通情达理地向交警道声谢,“那个时候,觉得之前受的委屈也不算什么了。”陈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