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以星巴克自励
这几天,各大媒体曝光中国星巴克溢价事件,使“消费歧视”一词再度成为热门词汇。
所谓溢价,就是等值的星巴克门店的产品(以咖啡和马克杯为例),在美国、在欧洲、在印度的售价,折合成人民币均低于在中国的售价。这种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采取不同售价的现象,通常被称为“消费歧视”。
星巴克来到中国已经14个年头了。它在美国本土是一家平民化的咖啡连锁店,一来到中国,就变身成为高端品牌店。根据央视记者调查,2012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不到美国的八分之一,而同样的星巴克咖啡,在中国售价却是美国的二分之三。这样一比较,中国百姓进星巴克门店消费,真是有点奢侈了。
近年来,陆续有媒体曝出中国星巴克溢价的新闻。问题是,即便如此,中国星巴克门店生意仍然火爆,顾客经常排队等候。据说许多高端商务人士都来此洽谈业务,休闲消费。形势大好,星巴克公司计划在中国扩张。
东西卖得贵,顾客还买账,这样的买卖有没有问题?
如果说有问题,那好吧,聪明的朋友马上推而广之,于是,机场的矿泉水比市区的饮料贵,高铁上的盒饭比外面的小炒贵,饭店的酒水比隔壁超市卖得贵……到处存在消费歧视。为什么这些问题长期存在,无人处理?
如果说没问题吧,不公平的事实也是明摆着的。比如标识“MADE IN CHINA”的马克杯,漂洋过海到美国的星巴克门店,其售价折合成人民币,比在中国星巴克门店的售价还便宜。这合理吗?
从市场规律角度看,商品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达到动态平衡。各国极力预防的是外国商家倾销(即低于平均市场价格或成本价销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不是提价竞争。道理很简单,同样的商品,顾客总喜欢买价格低的那一个。盲目提价的商家,只会自寻死路。理论上说,星巴克定价过高只会增加经营风险。
中国消费者协会新闻与公共事务部主任任静日前也表示,星巴克的产品定价属于完台州市场竞争范畴,从价格法的角度并不存在违法行为。
其实,中国星巴克溢价的最大问题不是消费歧视,而是我们明知其定价不合理,仍趋之若鹜的事实。有人说中国人媚俗,崇洋媚外。但是,与其责备消费者不争气,不如去怪民族品牌没出息。中国自主品牌咖啡店何其多,就是没有一家能冲得出一杯比星巴克更有吸引力的咖啡。作为媒体人,我还要打自己一嘴巴,明知人家在无情地剥削你,你还揣着钞票去排队,喝着咖啡指责人家消费歧视。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不需要多大的勇气,想方设法种出自己的甜葡萄才需要勇气。若有民族品牌可抗衡,打破星巴克一枝独秀的局面,定价过高的问题迎刃而解。
我常常在想,如果听到这样一则新闻,吉利汽车等民族品牌在欧美售价高且受到市民热捧,因此引起当地政府关注,甚至指责,会觉得应该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