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台州

民国初期的黄岩是啥模样?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1-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周淑敏的收藏史已将近30年,他是上世纪80年代末黄岩较早开始倒腾古玩的人之一。

他拿出来展示的得意藏品让人有点意外,并不是其擅长的玉石、瓷器,而是4张泛黄的手绘老地图。这是民国初期黄岩的地图,从地图上看,那时的黄岩主城区36巷9条街纵横交错,并且“有桥有水有人家”,和现在高楼林立相比,多了江南水乡的味道。

“和其他藏品相比,这份地图的经济价值并不高,但在像我这样的老黄岩人心里,老城的记忆有着沉甸甸的份量。”周淑敏说。

从下岗工人到古玩商

对周淑敏来说,古玩的启蒙可以追溯到他学生时期求学经过的一家古玩店。

这家古玩店位于县前街,门面是两个大大的玻璃橱窗,摆放着瓷器、书画等。“很多东西都不是寻常人家里可以看到的,让人觉得很稀奇。每次经过那家店,我都要趴在玻璃橱窗上往里看,今天有没有摆出什么新东西。”周淑敏回忆道。这两个玻璃橱窗对于年轻的周淑敏来说,如同万花筒,百看不腻,“一看就看上半天,才舍得离开”。

“那时候开始有意识地收集邮票,花花绿绿的,价格比较便宜,1980年发行的猴年邮票,才8分钱。”周淑敏说。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周淑敏下岗了。正当他苦于找出路的时候,邮票收藏突然变得炙手可热。

“80年代初买的6元4毛一版80张的猴票,89年时已经涨到24000元一版了。”周淑敏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干脆下海在大寺巷开起了古玩店。一开始,周淑敏完全是“两眼一抹黑”,所幸当时市场上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的赝品。随着周淑敏对于古董鉴别知识的积累,涉及的面也从邮票到书画、陶器,再到古家具。

不久,大寺巷也渐渐成为古玩的集中地,一连开了七八家古玩店。大寺巷拆迁后,周淑敏的古玩店又在黄岩的塔苑商城、椒江海门老街等地几经辗转。

周淑敏回忆起刚开店那会儿,总会有源源不断的货源送上门。其中收到的一只皮质旧书箱让他印象深刻。那是一位老太太在处理她先生的遗物,全部打包卖给周淑敏才100块钱。周淑敏在仔细翻看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不少宝贝,其中有两幅蒲华的画作,当时蒲华画作单幅的价值就在五六千元。

不过好景不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鉴宝节目让大众知道“旧东西”很值钱,像这样捡“大漏”的机会越来越少,送上门的货源也少了,到农村也收不到什么好东西。现在周淑敏已经不开古玩店了,专心做起了收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