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地有声的《游天台山赋》
古代,台州地处滨海荒域,东晋以前,寂寂无名。东晋以后,台州凭着“仙源佛窟”之誉名声鹊起,神仙人物、灵异古迹、紫烟青藤、寺庙宫观、奇峰异岭等成为古代文人笔下的常见题材。
而这一切,多肇端于孙绰的《游天台山赋》。
孙绰,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平遥人),东晋文学家,学识渊博,才华卓越。史称当时文士,“绰为其冠。”他对各种文体无不精通,诗、赋、碑、赞等都有建树,尤以玄言诗独领风骚。孙绰在当时文坛上声望很高,人们都以得到他的文章为荣,就连温峤、王导、郗鉴、庾亮等王公贵族死后的碑文,都指定由孙绰撰写,然后可以刊石。
但是,孙绰才高而位卑。出身仕宦之家的他,幼年既遭受丧父之痛,又遇上永嘉之乱,与其兄孙统相携过江,家族逐渐破落。
在等级森严的魏晋时代,像他这样的寒门庶族,终究要受膏粱子弟的鄙视和讥讽。受当时风气影响,孙绰少时向往隐士生活,醉心于游牧山水,成年后迫于现实,改变了志向,璎珞世务,攀附权贵,甚至热心朝政,为此当时士人对他诟病不少。而孙绰毕竟高情远致,即使现实尴尬,他也能与名士谈佛,与名僧谈玄,尽得玄学名士之风流。《游天台山赋》正是他超然物外的精神写照。
《游天台山赋》是一篇别开生面的山水赋作品,在当时文坛影响巨大。虽然孙绰年轻时做过章安县令,但此赋却是他中年时的神游之作。传说孙绰当时为永嘉太守,因不满现实,准备解印归隐。他早听说天台山神秀无比,因而请人画图描绘其状,然后凭图神游,写成了《游天台山赋》。赋中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法,记叙了幻想中登山觅仙的经过和感受。
它寓汪洋恣肆的情感于简约、清丽的语言之中,寓高深的道佛玄理于神奇、秀丽的山水景致之中,抒发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感,极大地开拓了诗赋的意境,对后世山水诗产生较大影响。
据记载,孙绰完成此赋后,颇为满意,拿去给他的朋友范启看,并自豪地说:“你试着把此赋掷在地上,它一定会发出金石之声。”范启也是个才子,起初不以为然,不客气地讥讽他:“你所谓金石之声,恐怕不是五音的调和之声吧!”但是读着读着,范启逐渐被文章的精彩打动,每当读到美妙文句时,不由啧啧称赞:“这是我们这些人要说的话。”这就是成语“掷地有声”的由来。
《游天台山赋》誉满天下,天台山也因此扬名万里。孙绰一赋对天台山的影响极大:首先,它第一次在主流文化圈中树起天台山这个文化坐标。当时晋室偏安,国土分崩,社会动荡,人命危浅,儒术凋敝,士大夫内心空虚,于是寄情山水,谈佛论道,以求安顿心灵。
“仙都”天台山正是孙绰为士大夫们寻找的理想去处。它高贵、神奇、玄秘,经《游天台山赋》一宣传,更激发了人们前往登临的热情。尤其在南朝大诗人谢灵运伐木凿山,打通剡县到天台的山路后,各方名流更是络绎而来,成就了天台山“仙源佛窟”的美名,也成就了名声遐迩的“浙东唐诗之路”。
其次,它塑造了儒释道三教融通的天台山文化符号。历史上,天台山上儒释道三家融会贯通,和平共处,为其他名山所罕见,而孙绰实为功不可没的开创者。当时,玄学老庄化,佛学中国化。学识渊博的孙绰,游走于儒释道之间,主张三教融通,极力调和伦理冲突。这一思想也鲜明地反映在《游天台山赋》中。在赋中,玄圣与灵仙并列,色与空融合,道与佛一体,最终达到了物我同一的神圣境界。受此赋影响,此后在天台山生活过的儒释道大师如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