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台州棉花市场“软绵绵”
进入11月份,台州市大部分地区的棉花进入了采摘的中后期。看着一朵朵洁白的棉花,不少棉农却没有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今夏,台州市连续多日出现高温酷热少雨天气,旱情严重影响了不少农作物的生长。
烈日不仅“灼伤”了棉田,更“灼伤”了棉农的心。
有的棉田产量减了近4成
老棉农林米英和棉花打了七八年的交道,她家的棉田位于玉环漩门湾。近200亩的棉田是一家人半年的主要经济来源。
日前,在林米英家的棉田里,及膝的植株显得有些稀疏。从叶子间,记者看到零零星星的棉花从棉铃里破壳而出。
说起今年棉花的长势,林米英显得有些沮丧。“去年,棉铃长得密密麻麻的。”她叹了口气说,“今年天公不作美,收成差。”
“今年夏天干旱,地里的棉花都要‘渴’死了。”眼看着棉铃一个个脱落,林米英比谁都着急。无奈之下,她只好租来机器,从河里汲水灌溉。
但林米英的辛苦并没有换来好收成。“今年只能保本了,这大半年算白忙活了。”林米英一边忙着,一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往年,亩产量在250公斤左右,今年只有150公斤左右,每亩产量降了近4成。
这200多亩棉田算下来,棉花的总量就减少了2万公斤。对林米英一家来说,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肥料价格、人工费都在涨,赚不了钱,明年不打算种棉花了。”林米英摇摇头,不再说话。
其实,农作物减产的棉农不止林米英一个。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干旱使得台州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76.51万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68亿元。
棉花产量减了,质量也“退步”
棉花产量下降的同时,棉花质量同样不尽如人意。
洪官荣是台州中特棉花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公司收购棉花已经有10多个年头了,但今年收购的棉花质量,他不是很满意。
“辨别棉花质量的好坏,除了看棉花的成色、弹性等因素外,棉花的衣分率是相当重要的指标。”洪官荣告诉记者,衣分率主要是指籽棉经轧花后,所得皮棉的重量占原来籽棉重量的百分率。“今年收来的棉花,衣分率不高,长度也短。”
棉花的质量不高,价格自然也“硬”不起来。
同样做棉花收购生意的林桂春说,今年棉花纯利润实在少,去年能卖到每斤11.5元的皮棉,今年最多只能卖到10.5元。
“我们的棉花大多卖给那些小商小贩。今年,籽棉的收购价格每斤在4.3元左右,比去年要高0.5元左右。”林米英说,因为成本上涨快,这个价格还是让棉农挺“受伤”。
“仓库里存的棉花有上万斤,价格低,不打算卖了。”林米英说,等天再凉些,看看行情再说。
棉花市场“软绵绵”,对台州市农业影响不大
棉花市场“软绵绵,对台州市农业影响大不大?记者从农业部门获悉,基本无大碍。
“台州的棉田基本是盐碱地或荒废地改造的,种植数量少,分布也不均匀。”市农业局农技总站站长王仁华说,台州的棉花被用来做成棉衣、棉被等后,大多在本地市场卖,外销的很少。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台州市棉花的种植面积约为715公顷,产量约为914吨。
“大部分农户是小打小闹,没有规模化种植。对台州农业来说,影响不大。”王仁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