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昌联村干部:润物细无声 件件有交代
寿昌镇干部汪旭飞(右)正在和老人唠家常。
百名干部,万户人家。在寿昌,每个联村干部,都有一百多户的走访要求。
“这么多农户要走,不就变成走马观花了吗?”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寿昌镇领导时,对方笑着说,其实,他们也常在会上讲,干部走村入户,有这么个诀窍:真想跟群众拉近距离,走一遍肯定不行,但全部都走几遍,也没这个必要。所以,面上走一遍之后,要梳理一些重点户,有事就帮事,没事就连心、拉拉家常。
镇长姜建生说,这得是个常态化的过程,用一句话来说,叫做“润物细无声”。
为村民办事,也不是什么事都一口承诺下来。能解决的,要尽量、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最起码的要求,是做到“件件有交代”。
寿昌镇副镇长吴秀梅说,寿昌的走村入户之所以有了点成果,其中一个做法是:优先集中精力解决的,总是村里大家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村里鱼塘出了事
村民们想起了“自己人”
陈家村的村民陈余清,最近正等着联村干部郑蒴的回音。
陈余清是老支书,退下来之后又当上了村老年协会的会长,最近,联村干部的一次走访中,他就说起了这件事:村里有口鱼塘,最近这几年,鱼塘里常常死鱼,有些农户也常借鱼塘放鸭子,“早上放的鸭子,下午两三点钟肯定死。死两只鸭子还算是小事,这水都是通的,村民都怕了,这水会不会对人体有害?”
郑蒴是镇妇联副主席,走访听到这个情况后,就把这事记在了心里:“虽然这不是我管辖的领域,但我们人头熟,联系一下总能解决吧!”
这个问题,写进了民情登记本,请示过领导之后,郑蒴开始联系环保部门。环保部门一口就答应下来:没问题,上门做检测。
4月16日上午9点多,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跟着郑蒴赶到了陈家村。
鱼塘里,陈余清已经在等着了。看到来的人拎着仪器,老陈高兴得不行,拉着郑蒴的手,直说谢谢。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分别取了进水口的水和鱼塘里的水,拿回去做化验。“这就拿回去,三四天能出结果。”环保工作人员说。
记者问老陈,为啥这个问题已经有好几年了,以前一直没跟上头反映?老陈笑着说,一方面,以前大家也没太当回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镇干部来走访了,“他们来走得多了,村民也把他们当自己人了,这些话就跟联村干部说了。要是他们来摆样子转转,说了也没用。”
寿昌镇干部正拎着一桶油去走访村民。
喝“黄泥汤”的西华村民
马上能喝上干净的水库水了
在西华村,村民们近两年的头等大事,就是要喝上安全的饮用水。去年最干旱的时候,西华村下头的赛源村,甚至都断了水。
村里的情况,联村干部周自新知道——因为西华村离寿昌镇有点远,又是山区地貌,供水比较困难,村民们喝的都是山涧水。可是去年的特大干旱,山涧水都没了。有些人家在家附近打了深井,也取不到水。在这之前,镇里已经在部署,水库也有了,可是因为种种原因,项目一下子还实施不了。
周自新至今还记得那天的场面。走到村里的时候,正好碰到村民何利平。何利平赶紧拉着他往山上走:“你来了刚好,带你去看看我们喝水的地方。”
来到村民们取水的地方,周自新看了一眼就忘不了:“就跟锅底一样,就剩点黄泥汤了,里头还有虫子,根本就取不出水来,取出水来也喝不了。”
因为他是镇里的农办主任,许多日常工作就要经常往村里跑。那段日子,有些村民的脸色不大好看:“水的事情没解决,其他的事情不用你操心!”那段时间,周自新“进村都很尴尬”。
经过与村里的协商,村内部的管网先布好,经过努力,接到水库的主管网也已经在建设中了。周自新说,预计到今年5月份,西华村的2000多村民,就能喝上干净的水库水了。这事,村民们都已经知道了,这回送上的可都是清一色的笑脸。
寿昌镇干部郑红娟在晚上走向村民的家。
27岁的联村干部
为她“争”来垃圾收集员的岗位
丈夫卧病在床26年,儿子因为一场意外,落得个残疾,至今还是光棍一条。家里的房子成了危房,一家人东住一晚西住一宿。
村里人都说,今年67岁的郑爱花是高田贩村最坚强的女人。可是15日那天傍晚,看到联村干部蒋卫涛的时候,她忍不住掉泪了。
进了村口,再往里走个两百多米的一个小山坡上,就是郑爱花的“家”——原来的房子已经被推倒了,新的家连墙都没有,只打了桩,半米多长的钢筋,就那么直直露出来。“儿子上次看病欠的1万块还没还上呢,没钱造新房子。”郑爱花说,“多亏了小蒋、村干部常来看看我,关心我。”
蒋卫涛,建德本地人,1987年出生,在杭州读完大学后,在大同镇溪口村当了1年大学生村官,现在是镇农办副主任。他在旁边悄悄告诉记者:“低保家庭的危旧房改造是有补助的,他们家的确是很困难,但政策摆在那儿,更困难的还有,低保名额也有限。”
这位80后年轻干部有自己感性的一面:“每次来,除了安慰郑阿姨,心里总是感觉到很无力、很纠结。这样的情况,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不上劲,真的很难受。”
这段时间,蒋卫涛的心里总算好过一点。“村里以前有个公益性岗位,是当垃圾收集员,正好空出来,我们赶紧把这个岗位给郑爱花争取了过来。”蒋卫涛说,这个岗位,一个月能给郑阿姨带来500元的收入。
蒋卫涛常在想,作为联村干部,尽管有些东西无法改变,但能尽力帮一点,心里就会好过一点。临走的时候,他跟郑爱花这样告别:“阿姨,放心啊,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的,开心点。”
郑爱花用手擦了擦眼泪,用力地点了点头。
寿昌干部走访,有四大疗效
干部走访的故事,寿昌镇副镇长吴秀梅的脑袋里还装着许多。
走访的间隙,吴秀梅跟记者分析,归纳起来,寿昌镇干部的走访,有几大疗效。
头一个,是嘘寒问暖。村里的重点户、困难户,平时有事没事,镇干部常回去坐坐。这里头的暖心事可不少,比如联村干部祝红芳,听说自己联系的村里头一个小姑娘,因为父亲被查出癌症,萌生了打工辍学的念头。一回到镇里,祝红芳就跟同事说了,发动大家捐款,凑了5000元就给小姑娘送过去了,当时的妇联主席还和小姑娘结了对。
第二个,是当娘舅,解决矛盾、纠纷。去年,西华村的黄福发在帮同村的徐樟树做工的时候,被砍下来的树给砸成了重伤,结果落下了残疾。因为理赔,两人闹起了矛盾。
联村干部周自新就当起了娘舅,跟村主任一起上门沟通,把双方叫到一起,立下协议,自己当起了中间担保人,确保徐樟树的后期赔付。这不,今年3月份,两人达成和解协议了。
第三,是帮助村民技能培训,让他们能自主增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要有机会,联村干部都会帮助村民就业。镇招商引资局局长郑红娟,就帮助大塘边村村民黄辉进行了网上销售培训。
第四,是公共利益事件的协助处理。比如涉及到河道改造、饮用水工程等等,这种时候,联村干部一方面是要积极做好政策的上传下达,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资源,多出主意。
比如有的村后来通了自来水,项目成功实施,就是靠联村干部想出来的点子:个人出一点、集体出一点、上面争取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