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治气、治堵、垃圾处置 杭州打响“四治”攻坚战
如果说治理城市就像解题,那么治水、治气、治堵、垃圾处置,算是城市化进程中各座城市都绕不开的共性问题,也是和老百姓生活最息息相关的民生难题。
现在,杭州向这道难题正式“宣战”——
“这既是难解之题,也是必解之题。我们没有选择,没有退路,必须甩开膀子、迎难而上,奋力杀出一条新路。”在昨天召开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龚正的话表达了杭州“解题”的决心和信心。
而在此前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市委、市政府先后数次开展专项调研、召开专题会议,谋划“四治”工作思路。同时,杭州还特别成立了“四治”的各个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研究制定了“四治”的各项三年行动计划。
从机动车“双限”政策的制定出台、城西55个防汛排涝工程的展开,到机场路改建、地铁建设等工作的推进……一项项“四治”举措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治水
推进“五水共治” 实行“一河一策”
“四治”,打头的就是“治水”。在全省“五水共治”的大背景下,杭州这座因水而兴、因水而名的城市,治水之举尤为引人注目。
在“治污水”方面,今年,杭州将实行“一河一策”,全力消灭垃圾河和黑臭河。同时,计划建设100公里城市污水管网和相关污水泵站,并对两大流域478家企业进行整治提升。
在“排涝水”和“防洪水”方面,主汛期前杭州市将完成140项防汛排涝工程,年内还将完成26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159座万方以上山塘的加固。
说到水,市民最关注的要数饮用水。按照计划,千岛湖配水工程力争年内开工,同时闲林水库、萧山湘湖、余杭三白潭等备用水源工程也在加快建设中。
“抓节水”方面,杭州市将建设雨水回收利用试点项目,并完成10000户多层住宅一户一表改造。
治气
盯牢“三大元凶” 逐个找出解决办法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杭州要“治气”,就抓牢了大气污染的“三大元凶”——机动车尾气、工业燃煤和城市扬尘。
此前出台的小型客车的限购政策,针对的就是“机动车尾气”这一最大“元凶”。今年,杭州市将在年底前供应国IV柴油,淘汰5.1万辆黄标车,并推进公交车、出租车清洁能源改造。
“无燃煤区”建设也在继续大力推进中,目前主城区共有78台锅炉,也将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改造或关停。
城市扬尘的主要来源是建筑工地,据统计,市区范围内的建筑工地有3000多家。昨天会上,也有人提出建议把扬尘控制纳入工程监理工作,做得好不好同资质考核、招投标直接挂钩。
治堵
推进“两张网”建设 开展小汽车拼车试点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杭州城再次饱受堵车之苦。
如何突围“堵城”?今年杭州将从加大设施供给、优化出行结构、提高资源效率等三大方面,全面推进26项重点治堵工作。
所谓加大设施供给,简单地说就是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围绕快速路网和地铁线网“两张网”进行。比如,秋石快速路三期高架主体将在今年建成,备受关注的机场路改建,风情大道、东湖路建设也将加快推进,进一步拉近主城和副城之间的距离。
在城市中心区,今年将开建立体过街设施20个、建成10个,重点集中在第一圈层,也就是环城东路-江城路、河坊街、南山路-湖滨路-环城西路、环城北路,提高干路的效率。
同时结合居民出行需求,杭州市将在早晚高峰期间开通蒋村、翠苑、东新园小区、三墩等区域至地铁站的换乘线10条,开通三里亭、朝晖等居住区和钱江新城、吴山广场等10条与地铁1号线衔接的接驳支线。针对6月份地铁2号线东南段开通,同步开通地铁1、2号线地面公交接驳站。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今年杭州市还计划实施10个以上老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并由街道牵头开展小汽车拼车试点。
垃圾处置
一手抓分类一手抓处置 启用厨余垃圾处理项目
“如果垃圾不能减量、不能提高处置能力,5年后杭州就将成为一座‘垃圾围城’。”会上,一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按照常住人口算,目前市区人均生活垃圾量约为1.1千克/天。预计到明年,市区生活垃圾量将达到10000吨/天以上,主城区将达到5500吨/天。
对此,杭州提出了“两手抓”的解题之策,也就是一手抓垃圾分类,一手抓垃圾处置。今年,杭州将加快实施九峰垃圾焚烧厂等大型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
而在我们日常产生的垃圾中,很大部分是因为“吃”产生的垃圾,包括家庭厨房产生的“厨余垃圾”,以及餐厅、饭馆产生的“餐厨垃圾”。杭州今年垃圾减量项目将先从这两部分开始。在天子岭静脉产业园区,厨余垃圾处理项目一期工程主体已经完成,计划在今年6月前投产使用,每天能处理厨余垃圾2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