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公交明年起全部姓“公”
1984年,椒江成立公共交通公司。9个人、2辆车,开通了第一条椒江至洪家8公里的公交路线。
如果将这作为台州市区公交起点的话,明年市区公交就将迎来自己的“而立之年”。
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市区公交给市民带来便捷出行的同时,也饱受产权不清、经营无序、服务质量低下等诟病。
台州公交,市民希望它能发展得快一些、好一些、合理一些。
昨天,这个愿景更进一步了:台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纯”国有控股
公交明年起全部姓“公”
昨天的挂牌仪式,台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俞宏更愿意将它看做一个“合家”仪式。
眼下,台州市区公交企业共有4家,其中市本级一家,主要经营大环线和区间公交,椒黄路三区各一家,主要经营区内公交线路,4家公交企业“割据经营”。
不过,这一现象将在今年12月底前彻底发生改变。挂牌成立的台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将对这4家公交公司(即台州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台州市都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黄岩宇星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路桥城区城乡联合公交有限公司)进行收购整合。
俞宏打了个比方,以前,市区4家公司就好像“分家的兄弟”。现在集团成立了,有了一个新“家”,“兄弟”们也该聚合在一起了。
“牌子都挂起来了,集团实至名归也不会太远。”俞宏说,集团预计在11月底就能和各家公交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届时,台州公共交通集团将实现从多种经济成分混合经营向“纯”国有统一经营转变,台州的公交真正姓“公”。
公交一体化或将成为
治理城市“堵局”的“金钥匙”
台州市公交集团的成立对市民意味着什么?台州市运输管理局运输管理处处长杨东坚的答案是:补足治理城市“堵局”的短板,市民出行将越来越便捷。
按照国家、省优先发展公交政策的要求,公交线路密度需要达到3-4公里/平方公里,每万人12标台车辆,市民出行公交分担率20%。而与这样的要求相比,台州存在很大差距。
公交发展滞后的结果就是私家车越来越多的同时,尽管道路不断拓宽,交通拥堵状况依然得不到很大改善。
为了破解城市“堵局”,在每年的市两会上,都不断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台州公交“何去何从”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今年台州市两会上,路南街道方林村党委书记方中华和市总工会陈海燕再次剖析了台州公交发展的困境。
在他们看来,台州公交落后有三大原因,一是公交体制松散,市区4家公交公司分割经营;二是公交设施匮乏,运行效率低,服务水平不高,公交吸引率不高;三是公交公司投资主体多元化,忽视了公交车的社会效益首要责任。
“公交集团成立后,将真正实现公交一体化、国有化,城市拥堵的情况也会得到一定缓解。”杨东坚说,在完成对市区公交公司收购前,公交集团“治堵”工作已经着手准备:12月份,公交集团将开通云港小区至新明半岛巴士1号线,推出通勤定制公交专线,创建文明示范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