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争创国家民间投资改革创新示范区
民营经济是台州经济的一大特色。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体制、机制优势,民间投资为台州撑起了浙江重要制造业基地、商贸发达市场大市的地位。民间资本还陆续突破进入金融、交通、教育、卫生等相对封闭的领域,激发了这些行业的发展活力。
目前,省政府办公厅明确要求台州市争取设立国家级“民间投资改革创新示范区”。这对台州有何意义,在民间投资方面又会有哪些突破呢?
民间投资创造台州市90%以上GDP
细看有关部门最近统计资料,不难发现,台州民间资本进入领域相当广泛,成绩也是可圈可点。
2001年7月,浙江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投标方式,一举拿下台州路桥至温岭泽国一级公路路桥段项目投资权。根据合同规定,由该公司出资组建项目公司并负责营运。这是我省第一条全部使用民间资金、与政府签订合同采用“建设、移交、经营”模式的省重点公路。
1995年,台州骨伤医院、台州市路桥民营广济整形外科医院等一批民营医院相继开业,拉开了台州市民间资本进入卫生事业领域帷幕。如今,台州市民间资本兴办的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达35家,注册资金超过2亿元,其中4家被评上等级。
据统计,目前台州市民间资本已进入金融、教育、卫生、交通、水电、旅游、城建等多个领域,并创造了台州市90%以上的经济总量(GDP)、80%以上就业率、70%以上财政收入。去年,台州市1242.5亿元限上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资本达853亿元(占68.7%)。
与此同时,民间投资模式也呈现多样化。譬如,椒江渔港一期的陆域配套设施(主要是水产品批发市场)工程建设,采取股份制办法,吸引当地村级公司参股。黄岩、路桥污水处理厂则采取BOT和TOT的方式,将一期工程捆绑销售,建设污水二期工程。
民间资本进入领域或更宽广
“争取创建国家级民间投资改革创新示范区,将为未来台州改革创新提供一个新的载体,这对民营经济扩大投资领域、促进创新发展来说,意义重大。”11月25日,市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
尽管国家之前陆续出台了“非公36条”、“新36条”及“42项实施细则”,台州市民间资本也突破进入一些相对封闭的领域,但是政策制度的“天花板”依然存在。如何冲破这一制度障碍,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努力探索。
下阶段,若成功争取国家层面试点,赋予台州先行先试权利的话,必将进一步推进民间投资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加快民营企业产权多元化和社会化步伐,科学引导民间资本走向。
该人士表示,当前,台州基础建设、社会设施、新型城镇化等建设任务较重,仅靠政府投入实力有限、压力也大,引入“政府引导、民资参与”的合作共建模式是今后必然选择。台州作为民富程度较高的地方,有能力承担此次先行先试任务。
目标:投资创业便利化贸易自由化
据了解,今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明确,将由台州市承担申报国家级民间投资改革创新示范区。目前,台州“小资本对接大项目,大资本服务小企业”创建民间投资创新改革示范区的总体设想已得到国家发改委相关司初步认可,并委托该委经济研究所编制示范区整体方案。9月初,编制单位实地走访了相关县(市、区)和企业。现在,有关方案正征求国家发改委相关司意见。
未来一段时间,台州将按照“小资本对接大项目,大资本服务小企业”的初步设想、“投资便利化、创业便利化、贸易自由化”最高目标,力争民间资本在进入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的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努力打破民间投资“玻璃门”,拆除“弹簧门”。
小资本对接大项目,即政府参与,大力引进金融资本、专业资本运营机构,组建城市建设发展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等投融资平台,广泛集聚丰富的社会资本,参与装备制造、铁路、小城镇发展等先进制造业和基建大项目。
大资本服务小企业,即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为载体,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信用担保公司等,进一步状大地方金融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