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绍兴

看病软件来了,约吗?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2-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生病了上医院,这是小朋友都知道的事,但在最近,有一群人生病了不往医院跑,而是捧起手机,靠智能手机下载的“看病软件”给自己“瞧病”。这么做靠谱吗?

靠手机软件给自己“治病”

部分市民觉得很省事

“现在去医院,挂号要排队、门诊要排队、取药还是要排队,一点小毛病起码请假半天,还不如直接下个手机软件。”“70后”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本来就不怎么愿意上医院,通过朋友介绍开始使用“看病软件”,平常上火、咳嗽之类的毛病,也能通过自我诊断了解大概,还能很方便地“对症下药”。

“90后”姚小姐现场给记者演示了“看病软件”的使用,在找医生咨询的页面提问“坐得时间一久,脖子、肩膀、屁股就很酸痛”,3分钟内就有医生作了回答,“就是劳累导致的,以后注意锻炼,多仰头,活动活动腰部,应该没事,不用吃药,可以局部理疗。”

“一般可以向医生咨询5个问题,超出则要收费,每次提问结束,还要给医生的本次咨询服务打分,像‘淘宝评价’一样,可作为其他用户咨询的参考依据。”姚小姐告诉记者,她有一点小病小痛都是通过网络问诊,与实体医院求诊相比,还是网上更便捷。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靠手机看病软件给自己“治病”的人还真不少。除了免费咨询,还有不少人也使用付费服务,直接与医生进行15分钟电话咨询。而在介绍医生的页面中,还有医生的认证信息,包括所在医院、擅长及诊所介绍、医学教育背景介绍、学术研究成果、获奖介绍等,还有网上咨询的粉丝数量、评价情况。

“看病软件”层出不穷

各种功能五花八门

看病软件究竟靠不靠谱?昨天下午,记者在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看病”一词搜索,出现了“微医”“快速问医”“可爱医生”等119个相关软件,其中大部分都是免费的,部分有软件内收费的项目,记者随意选择了3个软件下载安装。

在一款免费“看病软件”的介绍中,有使用简单、看病快速和免费等三大优势,下载后进入界面,功能五花八门,有“自我诊断”“问医生”“查疾病”“查药品”“家庭用药”“家庭急救”等选项。

在另一款软件的诊断功能中,用户选择自己的病患部位,然后一步步具体地描述症状,软件才能推测出用户患有什么疾病。但用户需要对医学术语有一定了解才能选择自己对应的病症,比如“腰骶坠胀”等一些选项,让人无法轻易辨别并“对诊”。

在还有一款“看病软件”中,记者点击了“咳嗽”症状,显示出了“咳嗽是否是干咳,没有痰?”当选择“是”后,又出现“声音是否粗哑或是失声?”继续选择“是”后,软件给出病情建议:“声带发炎或急性咽炎”。

记者使用3款软件后的感受,无法用语言确切描述自己症状时,如果没有医生的在线咨询,可能无法在软件提供的有限选项中选对症状;在线咨询时,病人主动提问,主观因素影响大,医生无法望闻问切,也不能作进一步检查,仅能提供建议,因而不少回答也比较“虚”。

病症个体会有差异

“看病软件”不一定靠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市民使用“看病软件”,也有些“难以自拔”。“胃一直不太好,之前一次体检,医生建议我去做一次胃镜检查,但想想就麻烦,所以拖了一年多都没去。”鼓励身边人都装“看病软件”的刘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有了软件,随时可以自我诊断,还能根据处方直接去药店买药。

“有些病症无法简单地用语言、文字或者图片表达,所以无论是图文咨询还是电话咨询都有局限性,医生给出的问诊结果,仅能作为参考,很可能与实际有所偏差。”市人民医院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对于现在手机“看病软件”的普及现象,他们也有所耳闻,但作为医生,还是建议市民有病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而不是盲目相信软件上的解答。

医生告诉记者,虽然不少“看病软件”都有一定的数据库支撑,但手机软件毕竟比较机械,无法面对面地察觉出个体差异,现在大部分医生除了通过望、闻、问、切,还要通过医院的专业仪器来进行诊断。

“像之前有一位病人上腹部疼痛,一直以为是胃病都是自己买药吃,后来上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原来是胆囊炎发作,而且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无法使用痛苦较少的微创手术。”医生告诉记者,不少人觉得小病小痛找“看病软件”很方便,事实上可能延误治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