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大代表呼吁:建立生活垃圾产生量付费制度
两会开幕前,市人大代表卢建华专程去了一趟天子岭,他报出这样一组数据。
2006年-2013年杭州市区(包括萧山、余杭)生活垃圾年均增长率为10.09%。仅2013年,生活垃圾产生总量308.67万吨,日均8456.78吨,其中主城区日均4614.18吨,仅此一年垃圾量就能填满1/5个西湖。
目前,天子岭填埋库容仅剩下5年,杭州的生活固废处理已亮起红灯。
垃圾扔得越多付费越多
“除了加快垃圾处置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垃圾处置能力之外,源头减量非常重要。”
卢建华的建议之一,就是呼吁建立生活垃圾产生量的交易付费制度。针对垃圾的产生量,确立“谁产生、谁付费”的责任机制,通过这种交易付费的制度,有效遏制垃圾量的增长。比如,许多商品过度包装的情况,就能得到改善。
另一位市人大代表金六民认为,在实际垃圾分类操作中,除了居民外,很多工作需要物业来展开。可尝试由政府向物业服务企业购买服务,在小区推行垃圾分类经费补助,同时,建立考核奖励机制,以奖代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垃圾处理最终变成垃圾治理
“8年来,在垃圾量增长的同时,末端处理能力却是零增长。”
市人大代表芦俊认为,要想解决好“出口”问题,眼光要放更长远一些,从单纯的企业处理垃圾,政府管理垃圾,到最终的全民治理垃圾。
芦俊的另一个身份,是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垃圾减量,是可以做到的。许多城市有过成功经验。比如,台北实行街巷垃圾收集直收直运,小区里没有垃圾桶、垃圾箱等暂存、中转设施,市民必须在家中对垃圾进行粗分类。不分类的,在收运时是拒收的,还要被罚款。严格的政策实施后,台北的垃圾量从4000多吨/日降到2000吨/日,效果明显。”
他说,垃圾之事,看似很小,其实很大。垃圾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同时也是城市化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世界性难题。需要环节上匹配、管理上统一、政策上配套、空间上保障、方法上协同“五方协同”,靠政府、企业、市场、市民、媒体共同努力。
治废
从身边小事做起
垃圾处置是城市运作中的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把治废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和治水、治气、治堵一样高度重视,体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性。
一个城市要提高垃圾处理能力,需要采取多方面举措。例如,实施主城区垃圾清洁直运,加大对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垃圾、污泥、餐厨垃圾处理力度,加强建筑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和农村秸秆等再利用,等等。
还要看到,做好“源头减量”,更能够提升垃圾治理能力,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推广垃圾分类,如果每个家庭在丢弃垃圾前就做好分类工作,后面一连串运作就会变得简单有效。
垃圾之事,看似小事,实则不然。治废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也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每个人都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这个城市就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