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努力奋斗
适应新常态 实现新跨越
为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努力奋斗
2015年湖州市环保工作要点确定,共5方面、21项内容
2015年湖州市环保工作指导思想是: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以习近平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按照新《环保法》“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总要求,以“五水共治”和大气污染防治为突破口,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治污减排,倒逼转型升级,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群众权益,确保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不断夯实美丽湖州建设的生态环境基础。
着力推进改革创新破解环境发展难题
科学规划布局。 2015年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二项根本任务;打好“五水共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抓好新《环保法》贯彻落实、生态创建、总量减排、环境安全四项工作落实;推行环境功能区划、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减政放权、信息公开五项制度改革;着力强化宣传教育、廉政建设、环境监测、执法监管、优化服务、考核问责六项支撑保障。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年度目标任务,科学制定5方面、 21项内容的实施方案,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加以推进。
构建长效机制。坚持科学发展,按照新《环保法》多元共治的要求,着力推动形成“信息共享、责任共担、生态共建和环境联治、污染联控、区域联动、指挥联合”的联动协作机制,为生态环保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坚持重心下移,进一步完善驻中心镇监察中队和乡镇环保站建设,推进网格化监管体系向纵深发展。参照《杭湖嘉绍边界执法协作机制》模式,探索和建立临界跨区环境联防联控机制,以共同应对各类环境污染和突发事件。
坚持科技引领。分步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横向链接“环境监测、气象观测、水文监测、林火监测、电子测绘”5个部门、 352个监(观)测系统;纵向整合“应急指挥中心、自动监测站、车载监测系统、移动执法系统” 4个环境应急单元,通过统一认证平台、一站式登陆,构建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发挥我局在市治水治气办的牵头协调作用,利用联席会商、分析处置、预警发布的联动机制,加速指挥中枢、监测系统、应急处置力量三大部分系统链接、有机融合,实现监测自动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数字化。
推动创新发展。用制度的创新推动工作发展。按照环境功能区划,严守生态红线,严格环境准入,强化环境空间管制。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排污权质押贷款、刷卡排污制度建设,完善绿色经济政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实行区域差别化管理,优化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梳理权力和责任清单,完善权利流程和制度规范,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积极推行环境重大信息公开,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推进环保产业发展,探索第三方治理和服务模式。
着力强化治污减排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严格总量管控。按照时序排定如期完成国家、省重点减排项目治理。抓好“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提升,推进吴兴150家砂洗印花企业搬迁入园。指导7家热电企业脱硝技改;抓好石化行业VOCS污染整治;推进9300辆黄标车的淘汰工作。督促长兴、南浔印染全口径行业开展集中分质处理;加快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提标改造。开展重污染企业“三三制”评价排序,落实总量替代和排污指标量化管理;完善减排监测体系,加强煤电、水泥等重点行业监管,确保治污减排设施正常、有效运行。
推进五水共治。制定实施《湖州市2015年“五水共治”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平原河网水环境治理。加快实施“清三河”行动向农村腹地延伸,推进“河长制”深入实施。加大饮用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力度,全面清理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源。大力推进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治理,会同矿治办抓好矿山环境整治,实现废水零排放;协助农口部门抓好297家规模化养猪场整治提升,完成26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配合建设部门完成190公里截污管网建设,不断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负荷能力。
加大治霾攻坚。贯彻落实《湖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年)》,制定实施《湖州市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致力“治扬尘、治废烟、治尾气”三大领域,具体部署实施“调整能源结构、防治机动车污染、治理工业污染、调整产业布局与结构、治理城市扬尘和烟尘、控制农村废气污染”等18项目标任务,分解至10个责任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专项督查和工作考核,督促各责任单位抓好有效落实,全面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促进大气质量稳定向好。
强化固废治理。完成《危险废物和污泥处置设施规划(2015-2020年)》编制。指导县区抓好危废转移申报、进口固废许可审批工作。突出重金属行业监管,抓好涉汞企业整治。加强4家垃圾焚烧企业飞灰监管;组织129家危废企业、 120家污泥企业核查,落实污染场地排查;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加快推进水泥窑焚烧协同处置、湖州市危废填埋场项目建设。抓好清洁土壤专项行动总结和梳理,确保圆满收官。
着力深化示范创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当好参谋助手。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做好生态市建设的工作统筹谋划。根据2015年生态省建设任务书,及时提出对策措施,逐项分解细化各县区、各成员单位任务指标,全面推进“811”生态文明建设10个专项行动。强化“四边三化”、“五水共治”、大气污染防治、污染减排等重点工作的统筹协调,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重点任务的有效落实。编制生态环保“十三五”规划和分项实施方案。
强化组织协调。根据省深化“四边三化”行动部署要求,制定实施《湖州市深化“四边三化”行动方案(2015-2020年)》,在巩固提升前期成果的基础上,抓好拓展延伸,扎实推进“四边三化”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充分发挥市推进办牵头协调作用,加强任务跟踪督办,加大服务指导力度,通过现场会、工作推进会、工作简报等形式,及时总结经验,加强宣传交流,引导典型推动,确保在全域覆盖、健全长效机制、打造精品示范工程等方面取得突破。
深入宣传发动。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载体,广泛进行宣传引领,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动示范创建深入机关、进入企业、渗入社区、走进课堂,增强全民示范创建意识。培养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大力推行健康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充分调动市民参与示范创建的积极性和热情,发动全社会参与湖州国家生态市创建行动,进一步兴起大抓生态文明建设热潮,形成“建设美丽湖州的愿景人人可为、人人有责、人人共享”高度自觉。
加快推进步伐。指导三个国家生态县进一步巩固提升创建成果,争取吴兴区获得国家生态区命名,南浔区抓好技术评估的后续整改工作,力争通过国家生态区现场验收。抓实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系列“细胞工程”创建,完善复查和淘汰制度,及时总结推广生态创建经验。对照国家生态市创建5项基本条件、 18项建设指标,全面梳理查漏补缺,做好考核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一举通过技术评估。同时全面抓好问题指标和薄弱环节的整改提升,力争通过国家生态市现场验收。
着力抓好风险防控确保环境安全稳固
加强监测预警。加快构建环境质量立体监测网络,强化环境应急指挥中心“三化四功能”建设,全面提升9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 19个交接断面、 4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蓝藻预警监测、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体系。加大对重点污染源企业的监测监管,严格落实50个点位土壤监测和28家拥有核辐射源企业、 5家废弃物焚烧企业、 30家污水处理厂, 204家重点污染源企业的监督性监测,为环境安全提供预测预警技术支撑。
健全执法机制。健全完善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相结合的环境监管机制,加强与公检法各部门的联动协调,进一步完善环境犯罪案件办理、环保非诉案件强制执行、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程序规程。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完善环境舆情监控回应机制,实现舆论引导与环境执法高效互动。把信访投诉作为发现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重要渠道,依法调查处理各类环境矛盾纠纷。强化环境监察稽查和后督察,推进环境执法规范化建设。
保持强效监管。以贯彻《新环保法》为契机,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要求,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全面废除阻碍执法监管“土政策”,清查违法违规建设项目,调查企业污染排放状况,抓住突出环境问题,抓实积案要案查处。以“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为载体,围绕大气污染防治、“五水共治”、饮用水源地和核与辐射等重点工作,持续开展“2015天网”系列环境执法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和曝光一批涉及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的典型案件。
抓实应急维稳。强化环境风险管控,完善环境突发事件预案体系,更新市控以上企业和重点风险源企业名录,督促企业完成全本、简本应急预案分类编制。加强隐患排查、风险和损害评估。强化应急标准化建设,组织应急联动演练,提高遂行多样化环境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加强环境维稳动态管理,加大不稳定因素排查预警力度,完善领导定期接访、约访、下访制度,严格落实信访事项终结制,及时有效化解环境矛盾纠纷,为创建平安湖州提供坚实的环境安全保障。
着力夯实能力基础不断强化发展支撑
加强队伍建设。着眼有效履行职责使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责任担当意识,筑牢环保卫士道德底线。以“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市级文明机关、文明单位创建成果,不断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以贯彻落实新《环保法》为重点,以移动执法系统为载体,大抓环境执法基本功,提升综合执法效能。着力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结合岗位实践,通过交任务、压担子,在完成任务中提高能力,在岗位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强化法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法治湖州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学法用法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进入各级党员干部必修课,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各单位建设考评体系和实绩考核范畴,作为一项硬性任务加以部署和考核。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决策、规范性文件等合法性审查等制度,完善行政监督制约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全面推进法治湖州建设在环保系统的实践,为社会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抓好廉政建设。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党组主体责任、纪检组监督责任。切实抓好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落实“一岗双责”。着力开展好“廉政作风建设教育季”活动。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28条办法和市委24条办法,认真整改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大正风肃纪力度,从严纠治“四风”,不断推进“阳光环保”建设,深化惩防体系建设,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制度机制。
优化服务保障。深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专家评价和公众评议“两评结合”的环境准入制度,通过加强“准入引导、监管倒逼、服务助推”,优化经济发展,推进转型升级。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浙商回归”及领导联系项目为服务重点,持续开展“帮扶解困助转型、政企同心促发展”活动,对“金象金牛”、“双高”及大企业培育对象实施“一对一”服务,为基层、企业依法解决环保问题,确保“大好高”项目接得下、留得住、服务好。
严格考核问责。加强过程监管。强化过程质量调控,按照计划排定时序一以贯之抓到位,保证年初任务年底对帐,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严格考核奖惩。既要过错追究,又要激励先进,做到奖优罚劣。通过健全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确保考核真正落到实处。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