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才开始练习长跑 汽修工的“马拉松”之梦
马拉松比赛中的戴海明。(冯小平 摄)
25日上午8时,宁波山地马拉松全程组(42.195公里)比赛在江北慈城鸣笛。
马拉松比赛是对人类体能极限的挑战,更何况山地赛,对参赛者的体能要求超出常人想像。
全程组有来自国内外的600多名选手参赛,选手大多是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于是一位年近6旬的运动员引起了大家的好奇,他就是59岁的戴海明……
为治病涉足锻炼
戴海明是市公交镇海公司的一名修理工,50岁开始练习长跑,如今每次跑10公里以上。
4年前,戴海明赴上海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以3小时14分28秒的成绩跑完全程,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枚马拉松比赛奖牌和证书,那一刻他兴奋得像个孩子。
之后,杭州、扬州、厦门、无锡、重庆……这些城市的马拉松比赛都有戴海明的身影出现。
一位汽修工怎么会在50岁之后和长跑结了缘?
戴海明说,长年趴在车底下修车,一个姿势要保持很长时间,因此他患上了腰椎、颈椎劳损和肩周炎等职业病,到了冬天更是难受,去过多家医院,做过针灸、药物治疗等,收效甚微。后来有医生建议他参加体育锻炼试一下。
目标参赛马拉松
2007年起戴海明开始尝试爬山,一段时间后耐力增强了,于是他就沿着镇海沿江路跑步。不到一年,肩周炎不犯了,头痛病没了,饭量增多了,睡眠也好了。而此时对戴海明来说,跑步不仅仅是为了治病,他已深深地迷上了这个运动方式。
他跑步的距离也越来越长,开始时跑三四公里,如今每次跑10公里以上。如果当天精神、体力不错,就跑上二三十公里,一星期跑5天到6天。戴海明说脚也要休息,适当休息,对提高耐力和成绩是有帮助的。“过了极点时的那种轻松感觉,最让人享受了。”戴海明说。
坚持跑步三四年后,戴海明给自己定了一个许多年轻人也不敢企及的目标: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哪怕一次也行!
赛场上实现梦想
2011年的上海国际马拉松比赛,让戴海明“梦想变成现实”!
发令枪响,第一次踏进国际马拉松赛场的戴海明心里打起了鼓:能坚持下来吗?“这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吗?”想到这,他就像平时在家乡的马路上跑步一样,“轻装”向前。
跑过20公里,边跑边走的运动员不断增多,戴海明暗下决心:坚持!过了35公里处,戴海明感觉两腿酸软、膝关节疼痛、腹中饥饿感增强,已是“精疲力竭”了。戴海明知道,如果那时觉得自己跑不动了,身体就真的会软下来迈不开步。但只要下决心坚持,也就坚持下来了。他咬牙鼓励自己:你行,你能坚持到终点!紧跟着前面的运动员,戴海明的脚步慢慢地也轻松了……最后,抵达终点时人们用掌声和欢呼声拥抱了他。
听戴海明介绍,现在爱好长跑的人越来越多,上海国际马拉松比赛有3万多人参赛,但报名的有90多万人。
在宁波山地马拉松比赛中,中午12时多,戴海明冲过了终点,成绩4小时33分。戴海明说,这个成绩和自己以往参加的平地赛相比,慢了一小时左右。成绩单要一星期后拿,但戴海明听终点的工作人员说,他的名次在60名前后。
这是戴海明参加的第一次山地马拉松比赛,他说重要的是自己跑完了全程。戴海明笑着对记者说:因为天热他途中喝了不少水,导致半程过后两条腿时不时抽筋,影响了成绩,否则还可以更快些。宁波日报记者 冯小平 通讯员 董美巧
专家建言:
中老年人如何进行长跑锻炼?
有运动健康专家建议:1、锻炼时跑速要慢,不要快速冲刺,也不要变速跑,按自己的体质状况匀速慢跑;2、不要争强好胜,切忌操之过急,呼吸要自在顺畅,切不可屏气;3、跑步中要注意安全,选择地面平坦、行人较少的地方跑;4、锻炼前做好准备活动,充分伸展关节肌肉,活动四肢,以增强内脏器官的兴奋性和协调配合能力;5、跑步结束后做一些轻松的全身活动,如慢走、扩胸、振臂深呼吸等,切忌马上坐下来休息,以免发生意外。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