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红旗渠: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
1961年2月,河南林县人民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修建了70.6公里的红旗渠,这项“劈开太行山、建人工天河”的工程一度成为全国各地学习的典范。此时,被后人誉为“江南红旗渠”的乌溪江引水工程(即“乌引”工程)还只是作为一幅波澜壮阔的蓝图,勾勒于一位青年人的脑海里。虽然迟到了整整20年,然而这项浩大工程在南中国的影响,同样具有划时代的示范意义。而更为深远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作为一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至今滋润着衢州南部55万亩田地和数十万百姓,还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衢州创业精神的标杆,影响了几代衢州青年。
千年干旱引发的甘霖梦想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公元809年,白居易在《轻肥》秦中吟中揭示了民间百姓的悲惨境地。这位17岁就曾到衢州任所的青年诗人,对衢州百姓的深重苦难表现了极大的同情和担忧。衢州本不缺水,乌溪江、衢江几千年来恩泽浙西。可是,衢州的江河小溪属雨源型山溪性河流,易涨易退,且衢州田地多沙性且处于光热高值区,水易渗漏、易挥发。因此,一代又一代衢州人处在“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的苦苦挣扎之中。 白居易的忧虑在1000多年后,引起了另一位名叫谢高华的年青人的关注和回应。“1970年我们就想搞乌引水库了。”如今已79岁的谢高华给我们回忆了当年的情形。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衢州建成了一批山塘水库,大大改善了水利条件。特别是1970年铜山源水库的建成,基本解决了衢江以北易旱区域的用水问题。然而衢江南岸仍然干旱,由于缺少水利骨干工程,几十万亩农田抗旱能力不强,水的问题仍困扰着南岸乡民。时任衢县县委副主任书记的谢高华深知当地百姓的疾苦,希望通过修建引水工程,解决衢南百姓的用水难题。1970年,原衢县县委经过调查论证,决定兴建乌溪江引水工程,并得到了省计委和国家水利部的批准。“办公地点都定好了,划了三四亩地。”
在继续“乌引”的讲述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谢高华。作为和“乌引”紧密相连,被后来的衢州老百姓一起铭记的先驱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解读,他代表了这项引水工程延伸的创业精神。这位身材瘦削、说话却铿锵有力的小个子男人,出身于衢江区横路乡贺邵溪一个赤贫的雇农家庭。家里没有一块田地,父母还要养活四个子女。身为老大的谢高华必须过早就分担家庭的责任:不到12岁就辍学,从放牛娃到长工重蹈祖辈的覆辙。所幸的是,18岁那年家乡解放,谢高华参军,任本乡的民兵连长1952年升任杜泽区团委副书记,翌年调任杜泽区区委副书记,从此正式走上了政治舞台。文革期间,他因为拒绝认罪,被打成“死不悔改的走资派”,在牛棚里一关就是六年。所以,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叶廷芳在《心中的铜像》这本书,称他为“衢州人的脊梁”。
刚刚摆脱“牛棚”恶梦的谢高华深感时间的宝贵,他想为当地乡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了。他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衢州农村历来有两害,一是战乱,二是缺水,现在战乱没有了,但水害还依然存在,“我们怎能安心?”没有人比他更明白,水对衢州农业和农民的命脉意义。然而由于经济调整,这项工程未能将决定及时付诸实施。谢高华虽然很无奈,但他也坚定了一个信念:“这项工程不搞起来,我死不瞑目。”
“单干”背景下的群体觉悟
在谢高华的心目中,乌引工程承载了他“当官为民”的最朴素也最草根的仕途理想。而这个理想,迟到了近20年。
1985年,新组建的中共衢州市委、衢州人民政府摆脱了行政区划上的束缚,拥有了独立的决策权。在时任衢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高华的积极推动下,乌引工程建设再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一年的谢高华已经54岁,但依然意气风发。分管了此项工作的他带领一班技术人员,不分昼夜地奔走在“乌引”工程沿线,对自然资料、社会经济资源、农业生态、地理、气象状况等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调查研究和论证,随后,一份数百页的专题报告摆到了省领导的桌子上。这份报告得到了相对完美的回应,省领导批示:“省里要集中一些财力,把‘乌引’工程搞上去,省水利厅等有关部门要一步对工程规模、效益及所需投资进行论证,提供决定方案。”
一轮一轮的论证之后,1988年,省委、省政府批准兴建“乌引”工程,这年12月,衢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衢州市乌引工程总指挥部,谢高华兼任总指挥,并抽调了30多名干部,组成了工作班子。
困难接踵而来。按照规定,总投资3亿元的乌引工程衢州段的79%的投资额须由衢州市解决,而刚刚“分家”后的衢州财政全部加起来才500万元左右,没有能力在工程上投入更大的财力。这就意味着,投资的绝大多数须征用群众的无偿劳力。然而,1988年,这是农民承包责任制和改革开放盛行的年份,“单干”取代了以往的人民公社的大背景,在新制度下,个人增加了对集体谈判的地位,集体则增强了对国家的谈判权利。以往的公共设施建设可以假集体的名义,理所当然地征用无偿劳动力,而在商品意识普遍萌动或活跃的时代,老百姓义务劳动的积极性是不是还能调动得起来。
这是“乌引”需要面对的,也是谢高华需要面对的。今天讲起来,谢老表现得相当克制,他说当时经过多方调研,制定了“36条政策”,平衡了各方的利益。这“36条政策”涵盖了“乌引”工程的性质、灌区范围、资金筹集、劳力负担、土地处理、房屋迁移等政策。配合这“36条政策”的是,谢高华为衢州百姓描绘的蓝图:“乌引”的建成将给衢南23万亩农田送去清泉,使那里的25万亩荒山和河滩得到开垦;将使20余万居民获得清洁而充足的饮用水;一座发电能力为6600千瓦的附属电厂可望建成,能源将得到有力的保证;林、牧、副、渔将得到综合开发,生态环境亦将大为改善……这幅蓝图得到衢州老百姓的普遍响应,“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勒紧裤带,背水一战”成为当时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多年未见的劳动场面
乌引工程在黄坛口水库拦江筑坝,通过83公里渠道,横跨衢州、金华两市五县。其中衢州段53公里渠道。在衢州段,要拦截乌溪江,飞过灵山江,跨越10条溪,打穿18座山,并建设30处大型建筑物,工程量可想而知。在这项工程中,普通劳动者表现出了昂扬的斗志。
1990年1月2日,谢高华在渠首工地组织召开了常委会,会后,“乌引”正式动工。此后的半个月,一万多名义务出勤的民工从四面八方陆续汇集到衢南枢纽站和渠首4公里的工地上,摆开了阵势。虽然时值天寒地冻,然而劳动人民的激情似火,那真是银钎舞动的壮阔场面,31.5公里帮工的渠道线上,千百面红旗猎猎飞舞,漫卷背风;山坡田头地角,到底是“苦干三年建设成‘乌引’的巨幅标语,在红旗和标语牌下,是往来如织的6.5万人的劳动大军,上百部推土机、千余部拖拉机和翻斗车一起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人民日报》以醒目标题惊呼:“多年没有见到过的场面!”
在五年的建设中,很多人自带工具干粮去一线支援,许多妇女起早贪黑,舍弃家事奋战在工地上,不少基层干部带病在工地边指挥过劳动。当时的省委书记李泽民对此很有感触:“这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做到。”
在五年的工程建设中,谢高华把家也安在工地,“我和一批指挥者将办公室、床铺都搬到了那里。许多建设者吃在田头、住在工棚,铁臂银钎撼动山河,工地上时有万人会战的壮观场面。”而更令他感动的是,下张乡的小学生拾废品卖钱,将一角二角的零钞碎钱送到指挥部。在工程最顺利的时候,和他相濡以沫了几十年的伴侣在一次车祸中不幸遇难,这个沉重打击让谢高华一度失控。然而没有时间给他悲痛,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的工作。1993年,随着“乌引”大坝的巨大水闸吊起,每秒100立方米流量的巨流涌出,循着新开辟的“乌引”干渠奔流而去,谢高华终于展露了笑颜,他说:“有生之年,我要同大家一起为水利工程建设作最后的冲刺。”
1994年8月4日,“乌引”工程胜利竣工,全线通水,彻底解决了困扰衢州千年的干旱梦魇,谢高华也功成身退。
现在,谢高华的退休生活很惬意,摆弄花草,侍弄小菜园,他笑说,这是走下舞台,走上阳台。不过,不管他身在何处,在衢州240万老百姓心目中,谢高华和他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已经成为“乌引”精神,和乌引工程一起,成为一个时代的衢州精神标杆,激励几代衢州青年拼博奋进。
人物解读
谢高华,衢江区横路乡贺邵溪人,1931年11月生。1949年8月到1952年任横路乡民兵队长、团支部书记。1952年2月参加工作,195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衢县杜泽区委副书记、书记,龙游县龙游镇委书记、区委书记,70年代任衢县县委副书记、书记,衢州市委(县级市)书记。1982年4月至1984年12月任义乌县委书记。后调任金华地委农工部部长。1985年开始任衢州市常务副市长,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当选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5年5月退休,现定居衢州。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