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刘府祠:让世人瞻仰刘基父子
“丽水十大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评选”候选建筑寻访报道⑨
在侨乡青田的县城内,欧式风格建筑随处可见,彰显着这个城市的特色。但在青田二中校内、太鹤山麓下,一处“清式”风格的木制庙宇古朴又清新,这就是建于清嘉靖年间的刘府祠。
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倚山由低向高而筑,三进布局,灰墙青瓦显得庄严而肃穆,低调地诉说着500多年来的风雨变迁。
推开紧闭的大门,听着青田刘基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孙红华的讲解,我们的思绪也仿佛飘到了遥远的过往。
忠节祠刘基庙合二为一刘府祠
刘基字伯温,处州青田南田(今属文成)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刘基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日韩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刘基建言献策,展现一个非常成功的兵法家才能;从政期间深入乡间,刘基体察民情,深得百姓喜爱。朱元璋登帝位后,对刚正不阿的刘基有所芥蒂,再加上奸人的谗言,刘基和他的长子刘琏,先后被奸臣胡惟庸暗害。此后,胡惟庸因谋反被杀,刘基的次子刘璟平乱有功,受到朱元璋的重用。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命其继承父亲爵位,刘璟以自古“传长不传幼”为理由,将爵位让给了兄长的儿子刘廌。燕王朱棣图谋起兵时,刘璟多次建言当时在位的建文皇帝,不得接纳,于是回归故里,后朱棣即位,刚直的刘璟迟迟不愿效劳,而遭来杀生之祸。
嘉靖年间为昭立靖难死节谷府长史刘璟,于是建忠节祠,作为纪念。
滚滚历史长河中,刘基、刘璟事迹至今仍激励着世世代代的青田人。
清光绪《青田县志》中记载:“祀诚意伯刘基,岁以春秋二仲丁日致祭。嘉靖间昭立靖难死节谷府长史刘璟庙,春秋祀之。提学万溯令县立像,配享诚意伯之庙。”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据史料记载,刘府祠原建筑中轴线依次分为忠节牌坊、门台、忠节祠。
关于“配享诚意伯之庙”,丽水坊间有着这样的传言:诚意伯庙也称为刘基庙,按照古代习俗,名人应在其出生所在地、县制所在地、州制所在地均设有庙宇。而在刘璟的忠节祠建立时,民间友人纷纷上书给皇帝,意在表明刘基庙太小,应重新修建,为纪念刘基一家功劳,特许把忠节祠和刘基庙合为刘府祠,供后世瞻仰学习。
“一世朝拜”刘府祠落成后,就成了青田百姓、刘氏后裔每年春秋二仲致祭,纪念青田名人的重要场所。500多年沧海桑田,曾几何时,遭改用、损坏、毁建,整个建筑仅存“忠节祠”。
一座庙宇将两代功臣功勋、精神凝结。刘府祠原址现已划入青田二中校内,复建后,每日门前都有朝气焕发的学生经过,刘府祠内陈列的关于刘基、刘璟的英雄事迹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芝田晖映话前朝、剑石峥嵘看后起’听台湾部分人士说,最初的刘府祠门前有着这样一副对联,是先人们建立此庙时,对后人寄予的厚望。”孙红华说,相关部门也将计划加上这副对联。
一度遭损坏而今得复原
刘府祠建成后,也曾一度荒废、遭破坏,只剩“一进半瓦”。
“当时人们没有文物保护意识,瞧,这块乾隆皇帝赐予诚意伯的石碑还曾被附近居民拿去当碾豆腐的石头用呢!”孙红华指着左碑廊的一块石碑说道。
民国32年(1943)刘府祠的部分建筑辟为县简易师范学校校舍。1950年后,忠节牌坊被拆除,1985年兴建三渔礼堂,再度废了平坛及前厢房,仅存二进“忠节祠”。
2009年恰逢刘基诞辰700周年、青田建县1300多年。为了发扬刘基“刚正不阿、疾恶如仇,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洁身自爱,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美德,也为了实施文化青田建设,提高青田名人文化影响力,青田县人民政府在刘府祠原址上实施复建工程,并动工兴建。
可刘府祠原址已被三渔礼堂占用,这是为纪念青田华侨领军人物林三渔为青田教育事业捐款而建的。
“刘府祠复建必需在原址上进行,否则就没有了意义。”
“三渔礼堂不能拆,他是我们华侨中的骄傲。”
双方各执一词,“三渔礼堂毕竟落成时间短,还没形成文化价值,可以重新选址移建。”
两害相权取其轻,最终,政府做通部分有异议华侨的思想工作,刘府祠的复建工程才得以开展。
新建后的刘府祠由忠节坊、山门、忠节祠、刘基庙及厢庑组成,参考“清式营造则例”原则而建,平面布局为三进、前后两天井、左右带碑廊、厢房;结构形式采用砖木结构,木柱承重,外部用砖墙做维护结构;所有材料均与原来的材料相同;建筑通面宽26.5m,通进深45.8m,建筑面积1231平方米。
“新建的刘府祠样貌与原来的一致,但规模要大很多,这也是对先人的一种尊重吧。”孙红华说,刘府祠已于2014年年底对外开发,人们如想前去瞻仰,要先与青田二中的门卫进行沟通。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