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城隍庙:李阳冰书写定风碑
所谓“城隍”,在古时候是保护城市安全的军事设施。“城”,就是城池;“隍”是干涸的护城河。城隍神,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是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产生于古代祭祀而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之神。
明清时期,普天之下各府、州、县,包括皇城之内普遍修有城隍庙,而难得的是缙云县的城隍庙始建于唐朝。那时候,对于城隍神的祭祀还远没有列入国家祀典。对于城隍庙最初的来历,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李阳冰与神约不雨焚庙”的故事。
跟随着缙云县博物馆副馆长马丁云,记者一同来到缙云城隍庙遗址,一探它的传奇历史。
李阳冰为城隍庙篆书的碑文
缙云城隍庙遗址全景
映衬着城隍庙斑驳岁月的老墙脚
知县祈雨 与神明的五日之约
缙云县城隍庙遗址位于县城西侧客星山山腰,即如今老百姓口中的“城隍山山腰”。它始建于唐武周万岁登封元年(696),与缙云县建县同龄,占地面积约961.4平方米。
缙云县博物馆副馆长马丁云说,提到缙云城隍庙,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李白的族叔李阳冰。正是这位当年曾任过缙云知县的唐代文学家、书法家,让缙云城隍庙多了一份传奇的色彩。
唐乾元二年(759),缙云县自七月初起到八月半一直无雨,大旱成灾,百姓叫苦连天。
八月十六日,县令李阳冰亲自祈祷于城隍庙,与城隍爷约曰:“五日不雨,将焚其庙。”
结果及期大雨,合境告足!
为报答城隍灵验,李阳冰将城隍庙由西谷迁至现在的城隍山上。落成开光时,又组织百姓抬着城隍神龛巡行县城,以相庆贺,为县城迎城隍。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马丁云说,这个故事恰恰说明了李阳冰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是缙云早期难得的父母官。
此事有碑为证,《城隍庙碑》就是李阳冰在城隍祈雨有应之后篆刻的石碑,文曰:“城隍神,祀典无之,吴越有尔。风俗水旱疾疫必祷焉。有唐乾元二年秋,七月不雨。八月既望,缙云县令李阳冰躬祷于神,与神约曰:‘五日不雨,将焚其庙。’及期大雨,合境告足。具官与耆(qí)耋群吏,乃自西谷迁庙于山巅,以答神庥。”
寥寥八十六字,记叙祷雨、迁庙两件大事,言简而意明。原唐碑已毁,现存碑为北宋缙云县令吴延年据原拓片重刻。缙云城隍庙也因为李阳冰的一篇碑文而成为研究城隍必提的寺庙。这块碑后来成为国之瑰宝,闻名海内外。
据史料记载:李阳冰一生共有碑刻65件,其中在缙云17件,占四分之一。现存有六件:《城隍庙碑》、《黄帝祠宇碑》、《倪翁洞碑》、《初阳谷》(楷书)、《吏隐山记》(部分残篆)、《阮客洞碑》(经考证出自李阳冰之手)。
百年守望 与石城风雨相随
“在县域修建城隍庙,并祭祀城隍神,这在当时并不多见。”马丁云说,明清时期,普天之下各府、州、县,包括皇城之内普遍修有城隍庙,而缙云的城隍庙早在唐代就已经存在,且有文字资料记载实属难得。
从此,缙云宋元明清历代都由知县修复并祈雨于城隍庙。据清康熙《缙云县志》记载,宋宣和三年(1121)城隍庙毁于战火,宋宣和五年(1123)县令吴延年修复。另外宋建炎元年(1127)、元至正十四年(1354)、明正德十四年(1519)、万历四十四年(1616)均由知县祈雨并修庙。
到了清朝,缙云的城隍庙又经历了六次大修,顺治七年(1650)、康熙七年(1668)、乾隆十四年(1749)、嘉庆二十二年(1817)、咸丰三年(1853),咸丰八年(1858)又毁于太平军战火,于同治四年(1865)修复。
文革时期,城隍庙建筑用作县文化馆展览厅,庙中神像全部拆毁,其门厅进行改建。展览厅内曾存城隍庙碑(唐李阳冰书)、黄帝祠宇碑。
如今,城隍庙大殿、戏台、敕封岭、天门和入庙主道路等遗址尚存。其中,城隍庙上踏跺、台阶,宽6米,数十级。尚存古樟一株,其他古槐等名木四五株。大殿、戏台建筑现在略显破败;敕封岭为城隍庙入口上山石阶古道,咸淳九年(1273)宋度宗赵基敕书送达时修建的,故名敕封岭。天门,在城隍山山脚,内立《永禁九盘山碑》。龙王殿,处石介之半处,今废。彰瘅(读dān)门,龙王殿入庙正门,上立“彰瘅”匾,意为彰善瘅恶。
城隍庙建筑主殿有三进,带两厢房。第一进,即门殿五开间,立千里眼、顺风耳,黑白无常、判官;第二进,即中殿三开间,立城隍神尊,着皇冠蟒服,犹如在衙门审案;第三进,即后殿三开间,为城隍生活区,立夫人、子女三神尊。左右二厢立十殿阎王佛像。
抚古思今,城隍庙遗址与这座城市的风雨相伴,更显弥足珍贵。
- 标签:
- 编辑:马拉文
- 相关文章